父母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自言自语的玩游戏,有的可能与玩具娃娃说话,玩过家家游戏;有的则假装自己是警察,在训斥“不听话”的小汽车。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经常这样玩游戏会有什么后果?
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在两岁末至三岁半时,语言飞速发展。他们把单词、短语组成句子的方式每月增长一倍,至3岁时,各种组合达到了上千种。
到6岁时,儿童的平均词汇量是14000个单词左右。如果按一天24小时计算,儿童获得词汇的速度基本上是每两个小时就学会一个新单词。
不仅如此,学龄前儿童还能够理解他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单词的意思。
比如,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者呈现给儿童一个像鸟的卡通图片,并告诉儿童那是一个“wug”,然而给他们呈现两个一样的这种卡通卡片,同时告诉他们,现在这里有两个。
随后,让他们在句子中填上单词,“这里有两个”(答案是)。虽然,儿童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却能够把答案写对。
显然,他们知道应该用复数,也就是说,他们能够理解词汇的一些规则,甚至更复杂的一些语法规则。
尽管,有时他们会把语法规则用错,比如,他们可能把“小狗追小猫”说成“小狗追”或“小猫追”,但3岁时,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遵循句法规则的。事实上,学龄前儿童在90%的时间里的语法结构是正确的。
自言自语的作用
如果父母注意观察学龄前的孩子,就会发现,一些儿童在玩的时候和他们自己说话。发展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自言自语”。
比如,一个儿童可能提醒一个小娃娃,要按时吃饭,不要把衣服弄脏;另一个儿童可能会假装成一名警察,训斥“不听话”的小汽车。
那么,自言自语对于儿童认知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自言自语能促进儿童思维并有助于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为自言自语能够帮助儿童解决和思考遇到的难题,还是他们为未来进行自我推理而开始内部对话的前兆。
比如,当成人想控制自己愤怒情绪时,可能会对自己说“不要着急”或“冷静下来”,而儿童通过自言自语可练习这种技能。
自言自语有助于儿童练习交谈中的技能。
比如,与他人交流时,需要轮流表达,探讨话题,还需要根据社会习俗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儿童通过自言自语式的对话,则可以通过模仿来练习这方面技巧,事实上,练习的就是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语言的技巧。
因此,“嗨宝宝育儿”(hiangel_cn)认为,父母在儿童自言自语时,尽量不要打断他们,这是他们自我练习语言交流能力很重要的环节。而且,父母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练习语言技巧,要经常与他们对话。
曾有一项研究,在考察了将近1300个小时的父母与儿童的日常交流后发现:
和职业人士家庭中的孩子相比,接受社会福利援助家庭中的孩子听到更多的禁令(比如“不行”或者“停下”),频率约是职业人士家庭中的两倍;
而且儿童接触到的语言类型和他们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之间有关联。例如,儿童听到的单词数量和种类越多,他们在3岁时的各种智力测验成绩就越好。
因此,“嗨宝宝育儿”(hiangel_cn)建议,多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让他们尽可能地丰富语言,也助于他们理解别人说的话;尽量少用命令式的语言,这可能会限制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让儿童有更多自言自语的练习环境,而不要过度干扰,但适当的引导是有益的,比如,当儿童玩得厌烦时,父母参与其中会让他们更高兴。
责任编辑:赵睿
- 小站寂寞春运人 大多数时候听到的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2017-01-25
- 最新亲子资讯 频道推荐
-
让婴儿保持健康的秘诀是什么?不要任何形式的2017-02-1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