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美媒:中国提升男孩男子汉气概 解决“阴柔危机”

      如今中国拥有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中国在世界面前呈现的形象是这是强大且自信的国家之一。然而,在中国国内,有许多人认为,被过度保护的年轻男孩子在生理和情感上正逐渐变弱,因而中国正面临一场“男子气概危机”。

      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性别认同更加明确。一些中国评论人士认为如今的“男子气概危机”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甚至还会危及国家安全。

      目前,一本旨在教育男孩如何成长为具有阳刚之气男人的新教科书已经出版。这本称为“小绅士”的书中介绍了男生与女生的区别、父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感受大自然和学习理财的重要性。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于2016年12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该书在试点学校中经过试用期后,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四年级及五年级中广泛推广。

      许多接受NBC采访的中国民众对这种尝试表示十分支持。36岁的苗立(音)是一位商人,他说:“这种课程对男孩子来说十分必要,由于家人的过多保护,他们都已经不再进行体育锻炼了。”另一位姓黄的家长也表示,如今的女孩子越来越阳刚,而男孩子却越来越阴柔,内向又害羞。一位八岁男孩的爷爷说:“现在的男孩子比我们当年这个年龄时少了太多阳刚之气。”此外,也有家长称现在孩子们的作业太多了,才导致了他们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十分脆弱。

      中国“男子气概危机”可以追溯到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在1979年至2015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了控制国家极速上涨的人口数量,该政策限制了每个家庭生养孩子的数量。去年该政策发生变革,“二孩政策”逐渐替代了原有政策。一位姓盛的一年级孩子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如今这个问题是因为家人过渡关心宠爱孩子造成的。”她还说,家长们因为害怕失去他们唯一的孩子,因而对他们过度宠溺,致使男孩们失去了原本应有的阳刚之气。

      针对独生子女政策的讨论在中国盛行多年,评论人士常因“小皇帝现象”或“小王子现象”而感到遗憾。在过度宠溺,以及家人不断的赞扬中,中国很多的独生子女失去了社会技能,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且过度依赖他们的父母。

      一些中国媒体则认为,阴柔的韩国和日本男演员及歌手在中国的流行,也是使中国年轻一代失去阳刚之气的原因之一。上个月,一家中国英文报纸将“性别危机”归咎于日韩文化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男性。

      中国的教育体系或许在这一社会问题中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评论人士谴责中国男性教师的严重短缺,导致男孩们在学校中没有男性榜样。中国的城市地区中五分之四的教师均为女性。

      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人类学教授郑甜甜(音)称,男子气概的培养及对男孩的教育,在中国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正成为优先考虑的事情。

      她认为,这可能导致一些相应的措施出现,包括男子中学的建立、更多类似《小绅士》这类课本的使用、以及专家心理诊所的出现等。在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郑注意到有中国专家已在呼吁加强“性别差异的教育”,他们认为男子气概危机将威胁到国家的安全。

      不过,也并非每个人都都认为这样是有问题的。郑在受访时还说:“我觉得人类有多样化是应该庆祝的,而不是应该压制的,如果我们能够批判性地去评价和质疑,而不是让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及女性的文化观念禁锢我们,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庄婷婷
      伦敦地铁职工罢工 数百万人出行受阻
      女警变身网红 身材颜值均爆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