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金融频道>金融观察
分享

风口浪尖上的ofo、摩拜单车又共同遭遇了一场公关危机。

事件的起源是5月10日晚间,有媒体援引脉脉平台上ofo员工言论,称ofo区域经理存在贪腐,次日上午,摩拜高管同样在报道中,被以转载个人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言论的形式被指贪腐。

令人惊讶的是,上述新闻中大量引用社交平台上的匿名信源,但给企业或负责人划定的罪名直指“洗钱”“贪腐严重”。在Google上搜索“ofo、摩拜、贪腐”,截至5月11日相关新闻链接已经超过13000条。

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上述来自“自媒体”、“行业媒体”的报道属实。5月11日,ofo和摩拜对上述报道进行了辟谣,但一时间共享单车似乎和贪腐挂上了钩。

背负共享经济光环,甚至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原创模式代表的共享单车,正被可能是子虚乌有的报道“污名化”,但其来源恰恰是行业本身。至少在台面上,共享单车的玩家们对于“黑稿”的来源避而不谈,抑或是在私底下告诉媒体:其受到了来自友商的攻讦。

互斥对方高管或者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本质上是在抹黑对方平台的信誉。尽管各自发表了否认声明,但显而易见,没有任何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能在这样行业污名化的过程中独善其身。

但一家独角兽规模公司CEO被莫名攻击“洗钱”,这恐怕是在整个国内互联网创业史上鲜见的一幅景象。

不禁让人想起,淘宝和eBay、腾讯和奇虎,以及伴随着中国互联网诞生以来数不胜数的竞争关系,同样伴随着不计其数的“黑稿”。不过,“黑稿从来都有,此前还没上升到触犯刑法的程度”。资深媒体观察人士洪波告诉记者,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抹黑正在走向“无下限”。

ofo和摩拜之间是否有可能仅仅在公开场合更加互相友好一些?就在上个月,ofo曾效仿宝马、奔驰间的庆生互动,向摩拜祝贺一周年生日。但最终双方的互动成了,ofo标榜自己首创无桩共享单车,摩拜标榜自身的电子锁、高品质。

话说回来,共享单车烧钱大战还能持续多久?纵观近些年的网约车竞赛、百团大战,最终剩下的仅仅一家。本质而言,和早期竞争相比,共享单车本身正在成为一场越来越“输不起”的战争。除了各自砸下的十余亿美元资金,共享单车背后还站着巨头们和各自投资的入口资源。

在资本大规模投入周期内,共享单车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度往往得不到考量,一旦停止投入,泡沫掩盖下的问题也会逐渐显现。例如在网约车补贴大战中,各家平台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名义培养了诸多“伪需求”。

“伪需求”原因本身来自于创业公司面向投资机构、希望做出更多订单量以获得后续投资的一种形式。对于共享单车而言,这一问题的拷问是“我们的城市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共享单车”,以及对于号称进入上百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平台而言,是否所有的地域都适合以自行车来作为短途交通解决方式?

另一座仍待共享单车跨越的大山是盈利。截至目前,即便是滴滴这样杀出重围的O2O企业,在“盈利”这一问题下给出的回答仍难以真正让人满意。

与此同时,较高的耗损率也成为共享单车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的阻碍:按照计划,每辆共享单车应通过数月甚至上年的运营周期后,才能逐步实现盈利。除了不少单车在实现盈利之前即报废,后续需要持续投入的运维成本同样也是盈利的阻碍。

在自身造血能力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一位共享单车公司员工向记者感叹,既然蛋糕还未做大,先不要急着互掐了。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金融观察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