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金融频道>金融观察
分享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6月,央行高层密集发声。扩大市场开放、控制好杠杆率、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或在出席活动时讲话,或在机关刊物撰文,他们的话题内容各有侧重,都事关落实高层推进金融改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决策部署,为各方更准确认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路径提供了重磅讯息。

“金融服务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性服务业的属性已十分清晰。”周小川在6月20日举行的“2017陆家嘴(行情600663,诊股)论坛”指出,金融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

谈开放——“金融服务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陆家嘴论坛的第十个年头,周小川第六次出席。

从“各国货币财政政策传导及配合”到“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伴随十年间国际金融市场波澜起伏,他每次讲话的主题,总是因应重大话题与政策重点而定,改革创新与风险防控则是其一以贯之、充满辩证的主线。

“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他回顾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强调“应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最近,有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有海外分析人士提出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风险的悲观预测。而市场波动及金融业存在的不足,也使得对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保守论调有所抬头。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时点,央行提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董事长牛锡明表示,国际上对中国的金融风险议论比较大,每次风险中国都化解了。“当前银行主要应做好支持实体经济、保持金融的稳定运行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步伐不应停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说,当前正是中国金融加速开放的好时机。金融行业开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服务市场的开放,二是资金的流动开放。

恰好与陆家嘴论坛同天举行的第九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指出,中国今后将进一步在金融、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市场要素方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稳杠杆——“现在看已有初步的结果”

易纲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我们面临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特别要处理好杠杆率方面的潜在风险。”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略大于40%,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不到40%,在国际上均处于较低水平。企业部门杠杆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指出,去杠杆、稳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战术操作层面需要稳健地达到战略目的。

今年5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6%。该增速降低正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随着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今年一季度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差显著收窄,是稳杠杆的另一良好迹象。往年的M2与GDP增速并“不同步”。这一被讨论多年的“风险”正实现自我修复。

“去杠杆首先是稳杠杆,要让杠杆的增速降下来。现在看来,已有初步的结果。”易纲说。

管外汇——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市场监管体系

近两年来,我国外汇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经历了高强度考验,外汇储备依然充裕。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05万亿美元。

在外汇管理领域,亦需要改革发展与防控风险目标的兼容。这一政策取向,直接显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的近期讲话中。

6月22日,潘功胜带队赴深圳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针对市场监管,他表示,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市场监管体系;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

谈及对外开放,他指出,要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稳妥有序地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营造良好的外汇管理政策环境。

促创新——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全面提速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是国际金融业创新探索实践的前沿带,是金融领域在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试验田,且是参与高层次全球经济治理的纵深区。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去年在杭州首次成为G20议题。《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后,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2016年,我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人民币占全球绿债发行40%。

6月26日,人民银行、发改委等七部委正式印发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这五个省(区)改革创新方案的基本内涵是统一的,以金融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在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政策保障等六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说。

近年来,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正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流程、效率和监管方式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以《加快架构转型,打造数字央行,开创人民银行科技工作新格局》为题,在央行主管期刊《金融电子化》撰文。他指出,提升科技监管能力要求迫切,央行大数据利用迫在眉睫,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给科技工作提出新挑战,经济新常态要求科技助力金融改革开放。

“ 数字央行 ,即实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央行决策平台、以分布式系统为核心的央行服务平台、以数字货币探索为龙头的央行创新平台。”他表示,其将确保金融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开创适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适应金融科技变革方向的工作新格局。

为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方面的举措陆续有来。5月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提出推动新技术应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等任务,加强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Regtech)研究与应用等要求被圈为重点。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近年来,国际金融波云诡谲,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努力却从未停歇。改革措施目标明晰,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总体来看,此次从不同角度强调处理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既能进一步为外界明确方向、厘清边界,提升对交叉性金融风险的警觉,也有益调动激发各方积极性,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满足民生所需。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金融观察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武夷山三茶集团举办2024年新式茶饮展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