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金融频道>金融行业>主管部门
分享

转账转错人并不意味着转错资金的财产权发生了转移,其财产权依然归转账人所有。所以,转账转错人,理应获得救济渠道,以令公民财产权获得切实的维护与保障。

不小心微信转账转错了人,对方收了钱却不还钱,甚者删好友、拉黑,广东的黄先生日前就碰上这样的糟心事。黄先生不久前通过微信给表妹转账,结果将8万元钱转进了微信昵称与表妹一样的他人账户。事发之后,对方不仅不还钱,还将黄先生拉黑。客服让黄先生与对方自行协商,但黄先生不知道对方任何真实身份信息,公安和法院都表示无法立案。(7月6日《北京青年报》)

转账转错人并不意味着转错资金的财产权发生了转移,其财产权依然归转账人所有。所以,转账转错人,理应获得救济渠道,以令公民财产权获得切实的维护与保障。

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当在转账前设置强制认证环节,如果不进行认证,就不能进行转账。其次,第三方平台应当在转账页面设置延时到账选项,并在延时到账前转账人要求撤回转账的,予以退回其转账资金。然而,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设有认证环节,但并非强制性认证,转账人不选认证选项,依然可以转账。而且,即便转账人选择了延时到账,在资金到账前时段内要求撤回转账,资金一旦转出,就同样无法收回,令延时到账的止损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如果转账人发现转账转错人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或到法院起诉对方,第三方平台应当向司法机关提供对方的身份信息,以便利司法机关帮助转账人挽回损失。然而,广东的黄先生寻求法律救济,公安与法院都以不知道对方任何真实身份信息为由拒绝立案。而实际上,转错资金的收取人拒绝退回他人转错的资金,属于不当得利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如果资金数额达到一定的标准,还涉嫌侵占罪,应当受到刑事追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显然有义务通过提供不当得利人身份信息等,配合司法机关办理案件。

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健全与完善认证与延时到账资金退回等功能设计,以及向司法机关提供对方真实身份,帮助司法机关办案,为转错账客户提供相对便捷的救济渠道,令公民在享受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转账业务便利的同时,财产权亦能依法获得切实的维护。

责任编辑:陈旭雯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主管部门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