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地日益重视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但多地中小企业仍反映深受身份、门槛、融资歧视。
遭遇“有色眼镜”,民营企业被排斥
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半月谈记者说,民营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民营企业地位也有所上升,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戴着“有色眼镜”看民企。
重庆一位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说:“我们10年时间为社会各界培训了8万余名学员,受到学员和社会的好评。但因为是民营机构,无论你做得再好,一些领域、一些地区始终无法进入。”
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不在少数。2018年,重庆市委统战部大面积调查走访发现,一些政府项目为了避嫌,有意设置隐形壁垒,把民营企业排斥在外,以规避所谓“政治风险”。
同时,一些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按照旧观念来办事,也让民企有被排斥之感。浙江一家密封件企业销售额达到亿元,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然而,这家企业在发展路上没少碰到“隐形门”。这家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行业内主导方大都是体制内单位,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大多有渠道。部分业内主导方至今未能转变计划经济的老思路,与之沟通不顺畅,对接很困难。
门槛歧视,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不少中小企业说,现在一些本不需要高门槛和准入前置的政府投资项目和PPP项目,却给中小企业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门槛,致使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具备投标条件,中小企业要想承建项目,必须经过大型企业转手并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西部某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每年各级政府都会投入大量经费在教育领域开展各类培训项目,但一些培训项目要求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教授、副教授,将中小企业“挡在门外”。
“实际上,现在是共享社会,很多资源是可以共享的,让中小企业养那么多专家,根本不现实。”这名负责人说,一些高校拿到这些培训项目后,转手分包给了中小教育机构,自己什么都没做,还吃了中间差价。
苛刻融资条件滋生“资金掮客”
湖北一家水泵生产制造销售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每年都自行研发推出10多个产品,使原来售价2万元至3万元1台的单泵,通过技术升级后能达到6万元至10万元。但这样的技术升级,每年需约200万元的研发投入,加上企业正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企业每年都要在市场上融资。
“对于中小企业,一谈贷款,银行就看房产、土地、设备的抵押价值,即便有良好的经营情况、现金流、企业信用、知识产权等,仍无法获得贷款。”这家企业负责人说,金融机构有时还通过各种所谓“金融创新”,让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货款回收周期越来越长,成本越来越高,现金越来越少。
由于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利用身份、规模等因素,对处于市场底层的中小企业融资设置苛刻条件,中小企业由此获得的金融支持非常有限。重庆市工商联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5%、交纳税收占比57.6%、吸纳就业占比88.7%,但民营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总额不到银行贷款总额度1/3。
福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有大型国有企业,主动找到民营企业帮忙开办国际信用证、国内承兑汇票等业务,这类金融业务即使经过国企转手加价,融资成本也比民企直接找银行申请便宜,衍生“资金掮客”,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企。
公平的营商环境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针对当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身份、门槛、融资等歧视,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建议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止阻碍公平竞争的各项歧视性规定。
责任编辑:胡君毓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徐浩宇受邀参加最高检民营企业家专场检察开放日活动2023-08-03
- 福州发布全国首个企业注销服务标准 申请人现场办理2023-08-03
- 福建民营企业:新赛道上向新而行2023-07-25
- 最新主管部门 频道推荐
-
省金融监管局召开半年工作调度会暨“三争”行2023-08-03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