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出台后,不少P2P平台开始“不淡定”——贷款限额设定、禁止债权转让模式、银行存管等一系列的硬约束,使得过千家的P2P平台纷纷转型寻找出路,以达合规要求。
前100家成交占比68%
此前,零壹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贷行业8月简报》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P2P平台共有4667家,其中问题平台2644家,占平台总量的比例高达56.7%;8月新上线平台数量仅10家,创下自2013年3月以来的新低,有82家平台出问题,较上月增加31家,行业进入求“剩”求胜的淘汰出清阶段。
报告显示,2016年8月,全国P2P借贷行业整体交易额约为1775亿,同比增长124.4%,环比增长4.0%,较上月环比增速(11.4%)减少7.4个百分点。
成交规模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上月更加严重:成交额靠前的100家平台行业占比约68%,这一数据较7月(约58%)增加10个百分点左右,而中小平台交易额萎缩趋势加深。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表明,60%以上的平台在8月出现交易额下滑,考虑到大量规模较小的平台未纳入统计范畴,这个比例保守应在80%以上。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借款人在同一平台和不同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单一主体(不区分企业和个人)在单一平台待还本金超过100万的资金总额2800亿元左右,占比接近40%。若不考虑提前还款和新增的贷款量,沉淀资金在《办法》出台12个月过渡期后仍有1800亿元左右本金未清偿完毕,如何消化存量大额借款,成为P2P平台这一年内无法回避的难题。
小额分散转型出路在哪?
目前,P2P的资产类型主要包括车贷、房贷、消费贷、信用贷、企业贷款等,而大额信贷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保理等业务,新规出台,“大单”模式平台业务受影响,不少以企业信贷为主要资产业务的平台转型迫在眉睫。
当前平台资产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个人小微贷款、车贷、消费金融等小额空间。近期不少平台开始收购汽车分期企业或小型消费金融企业。但不少P2P平台提到,企业、消费金融这些市场早已成为传统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电商角力的战场,P2P参与其中,优势并不凸显。
华南一家以大额标的知名的P2P网贷平台已开始为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资金,而此前,该P2P网贷平台以大额抵押类贷款居多。目前,包括人人聚财、壹宝贷、PPmoney在内的众多华南区平台都开始纷纷向汽车金融、消费信贷转型。而北上多家大平台也早早开始谋划。
此外,将业务下沉至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也是P2P资产端转型的方向之一。“相对来说,大城市的房产价值相对较高,开展房产抵押业务难以符合新规要求。但在中西部三四线城市,房产价值相对较低,再加上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性小,违约成本高,社会诚信度普遍高于东部,将其作为资产端开发的新市场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农业金融也是其中一条转型出路。
人才、技术成转型关键
但转型之路并不好走,对于做惯企业大额信贷的平台而言尤为如此。“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汽车金融竞争都非常激烈,线下业务早已被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瓜分,线上业务又面临着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大型电商互联网金融巨鳄的强大竞争。且推广、信贷审核,每一步成本都很高。”有P2P平台负责人表示。
对于求“剩”心切、亟须转型的P2P平台来说,综合人才与风控技术成为资产转型的关键命门。
有平台负责人坦承,目前资产端转型面临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三点:首先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无论是发展消费金融、小额贷款还是农业金融,人海战术是基本配置,因此对团队负责人的管理能力要求非常强,目前行业拥有对应管理能力的人才稀缺,千金难买,也会对平台用人成本造成新压力;另一方面,对于发展消费金融的平台来说,产品开发对于IT系统、风控模型的要求与以往完全不同,平台几乎要从零开始重新建设。
最后,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也将是企业转型的一大难点,消费金融业务具有无抵押、无担保、手续简单、审批快速、小额分散等特点,传统的线下风控手段很难支撑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效率、用户体验方面的诉求,对线上风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线上大数据征信体系不完善、数据孤立、信息获取难度大的现状,导致平台在风控建模上进展缓慢,成本高。
责任编辑:庄婷婷
- 最新互联网金融 频道推荐
-
天津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 国美金融当选副会2017-01-0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