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许霞 通讯员 陈小燕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同江市黑龙江南岸辽阔的原野上,在建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如一条巨龙朝着江面延伸而去,在苍茫的天地间呈现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力。
远眺建设中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2981公里边境线上首座界河桥。作为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这座大桥也是中俄两国第一座跨国合建铁路桥梁。推进该工程建设,分别被收录在《中俄两国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和2014年5月20日两国领导人发布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大桥的建设,将形成我国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通的国际联运大通道,为促进中俄边贸发展,推进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助力。
作为大桥的中方建设者,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的建设者们已经在此奋战了3年多时间。作为“中国建桥国家队”的一员,3年多来,他们发扬大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四特”精神,与曾经的“老大哥”同台竞技,冒着最低达零下31摄氏度的严寒,面对冰凌、洪水的侵袭,优质高效的推进各项施工任务,仅历时14个月即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在中俄边境树立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开启一个新纪元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的建设,为中俄经贸合作开启了新纪元。对于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建设者而言,则揭幕了中俄建桥者同台竞技的大舞台。
气贯长虹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
据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同江中俄铁路大桥项目部负责人介绍,中俄铁路同江大桥位于同江市与下列宁斯阔耶之间,设计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我国境内线路全长31.62公里,其中跨江大桥主桥全长2215米,在我国境内将建设1900米,俄方承担其境内大桥4墩三跨315米的施工任务。由中铁大桥局二公司负责施工的二标段全长16.313公里,主要包含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三村特大桥、边检站、路基工程等。也就是说,二标段将直接与俄方“面对面”同台竞技。
这是一个历史的轮回!
“50年代,我们在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跟着前苏联老大哥学习建桥技术。现在,我们与俄罗斯同台竞技。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代表了祖国的发展水平,必须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包新宇坚定而自豪地说。
2014年2月26日,大桥正式奠基。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滴水成冰的黑龙江南岸,建设者们艰难地起步了。
“为了布置奠基仪式场地,我们租了一台460规格的挖机,普通360型号的挖机根本挖不动,敲下去就是个白印子,冰面丝毫无损。用大的挖机也得用火先烧,燃烧一层,挖机抠一层。”负责路基施工的经理辛海蛟苦笑着说。
原黑龙江省委领导视察同江中俄铁路大桥
由于黑龙江为季节性冰冻河流,一般11月中旬封冻。翌年4月上、中旬解冻,封冻天数达150天左右,这样一来,一年几乎只有一半的有效施工时期,而合同工期却仅有两年。这让建设者们不得不冒着凛冽的寒风和扑面的暴雪,马不停蹄地开展前期工作,尽可能为解冻后迅速展开奠定基础。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极寒对抗的战斗。莽莽雪海中,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建设者们深一步浅一步地开始了前期工作。为保障好后勤,项目部书记林永汉带着4位干部职工,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寻觅到了一个小场地,搭建起了临时板房,为干部职工购置了油汀等保温设施,让干部职工有了一个御寒取暖的地方。他们5个人却因为暴雪寒风,一个个被冻伤,被干部职工戏称为了“五壮士”。
俄罗斯犹太州州长列文达尔到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参观
与此同时,测量队也在风雪中奋战。在寻找各个施工点位的时候,车辆经常陷入到雪地里,就下来推着车子脱困;渴了,捏起雪团就往嘴里塞;没有吃的,就从周边的小村庄做好了饭拉到现场……
“不是不想回去吃饭,每天有效工作时间实在太短了,到下午三点半,天就要黑了,只能加班加点地干。”据项目部测量部门负责人库陆波回忆,在刚进场准备前期测量工作的时候,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由于风雪遮挡信号,原本测量距离达3公里的仪器只能测量到500多米,测量队必须提着30多斤的仪器,频繁转点测量,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大雪没过大腿,走起来十分费劲,腿陷下去都抬不起来,还不能原地停太久,停下来更是透骨的冷。”库陆波说。
到了4月,黑龙江流域逐步解冻,黑龙江南岸的项目工地,项目部驻地都被冰凌和江水淹没。项目部干部职工又划着船涉水作业,步履维艰地推进前期工作。为了尽可能多、快地开辟作业面,节约栈桥搭设成本,项目部充分利用地形,又在江边实施了吹沙筑岛作业,从而形成施工便道。
“主河道的冰还没怎么化开,每天早上去河边,上面结了1厘米多厚的薄冰,现场职工和工人穿着渔民的皮裤,先把薄冰踩碎,一起站在冰冷的水里吹沙,冷气根本挡不住,直接往骨头里钻,就这样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终于把200多米的道路填筑了出来。”项目部现场生产经理周朋感动地说。
中俄铁路大桥俄方项目经理谢尔盖与中方专家交流
2014年6月1日,经铁路总公司批准,项目正式动工。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施工中。
迈开奋进的步伐
一马当先,步步当先!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同江中俄铁路大桥2014年相关施工生产迅速推进。在5~10月的黄金施工期内,项目部突飞猛进完成了主桥260根桩基、7个承台、5个墩身的施工任务。10月3日,同江中俄铁路大桥首跨钢桁梁成功安装,标志着同江中俄铁路大桥钢桁梁架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然而,严酷的冬季就在此时已再度来临。早在2014年9月28日,同江市就下了第一场雪,气温也骤降到了零度以下。
为了保障施工生产,项目部在主桥钻孔平台上搭设防风墙、取暖帐篷,置备取暖器和开水炉,同时购置棉衣、棉鞋,免费发放到工人手中。据项目部经理介绍,考虑到极度严寒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项目部从一开始就精心谋划和准备,从各个环节想方设法确保冬季施工。
前期测量人员饮雪解渴
众所周知,在东北地区,一般到了冬季就不再开展施工作业,但中铁大桥局二公司的建设者们却迎难而上,通过覆盖料仓、拌合站,到混凝土运输、现场浇筑的全流程保温措施,在严酷的冬季掀起了施工高潮——钢筋现场安装搭设封闭的保温棚,根据天气情况在棚内开着热风炉升温;为避免水泥冻结,在全封闭的搅拌站里完成搅拌;搅拌站在地下铺设了地暖装置,使用热水锅炉循环供热堆沙子石子的保温,确保料仓环境温度可达5~10度;在运输过程中还要给搅拌车穿上保温的棉被,保证运输途中的温度。
在各种作业现场,项目部也采取了多种加热保温措施,以钻孔桩保温防护为例:“在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前,在墩位上搭设临时的加热暖棚,外部挂棉帐篷,内部烧煤炉加热保暖,在导管安装及灌注孔内混凝土过程中,保证导管拆卸顺利以及减少混凝土从泵管进入孔内过程的热量损失。”据现场经理周朋介绍,项目部还采取了柴油对钻机钻杆部位进行加热保温,防止钻杆断裂。
在施工中,项目部抢抓钢梁架设的关键节点,采取了“分管领导值班、夜班副科干部轮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攻克了高寒期旋挖钻施工桩基各工序的道道难题,人员、机械设备安全得到了保障,有效地推动了工程进展。通过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2014年12月19号,154号墩第17号桩混凝土顺利灌筑完成,标志着大桥水上302根钻孔桩全部完成,为2015年总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台破冰作业
2015年春节后,黑龙江江面上依然寒风刺骨,白天的最高温度也只有零下8度,到了夜晚则骤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这给大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桥梁墩身钢板桩围堰内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其中,51号墩围堰内冰厚达到2米,冰层方量约1500立方米。
更让人痛苦的是,工人们白天刚凿开了一层冰,第二天又冻上了一层。面对坚若磐石的冰层,项目部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变单一的人工凿冰为凿岩机吊到围堰内直接凿冰,大大地提高了工效,当班工人一日三餐都在工地,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经过艰苦努力,两座承台围堰内的冰层终于被凿除,为后续的围堰支护、清基、凿桩头、绑扎钢筋、吊装立模等工作清除了障碍。
“我们当时的工作节奏,总结起来就是‘吃3睡5干16’,吃饭3个小时,睡觉5个小时,16个小时都在干活儿。”辛海蛟告诉记者,在最繁忙的时候,他在施工现场和周边来回解决各种问题,一个月下来,要跑上1万多公里。
就在项目热火朝天开展各项作业的同时,新一轮的冰凌、冰排又来了。这些巨大的冰排厚达1米多,一块冰排就是成百上千吨,会对项目施工栈桥、平台、钢梁托架等结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项目部反复论证,确定了“三步法”破题:采取“冰来我退,冰退我上”的方式,在开江前将搭建在江中五个桥墩间的栈桥及施工平台全部拆除掉,等到凌汛期结束后再重新搭建,避免临时栈桥与冰凌、冰排的“硬碰硬”。
“冰排的撞击力非常之大,必须拆除。来回拆装了3次,光这一部分的成本投入就增加了数千万元。”周朋说。
寒风暴雪中作业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在每个桥墩迎水处加设60度破冰角,在主桥下部垒砌沙坝,缓解冰凌的强大冲击,保护承台作业面;在冰凌汛期边检查边整修,派专人重点监控冰凌汛情的气温和凌情变化,按照防凌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组织作业。
随着下部工程的逐渐成型,架梁作业也渐入佳境。为推进施工生产,项目部立足工期,精心谋划,大力优化施工工艺,将部分简支箱梁优化为连续梁施工,并进一步利用枯水期,采用吹沙筑岛方式开辟新的架梁作业面,采取两点架设钢梁,进一步加快了架桥效率。
“钢梁、T梁、箱梁同时架设,场面十分壮观。”安质部负责人董钊笑着告诉记者,项目部在钢梁预拼装的时候,就将工人的工作平台拼接到了杆件上,既方便了运输,也更有利于安全生产。
风景如画的同江铁路边检站场
呕心沥血、风雨兼程,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的施工迅速推进,截至2015年10月底,历时14个月,项目部就基本完成了全部主体工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州长列文达尔在访问中俄铁路同江大桥时惊喜的表示:“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俄铁路大桥俄方项目经理谢尔盖前往项目部参观学习时,也发出了衷心的赞叹:“大临结构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优良,现场材料堆码整齐,施工质量优秀,不愧为中国建桥国家队。”
镌刻忠诚与荣耀
中国建桥国家队,这是一个多么荣耀的称号。在强手如云的世界桥梁建设领域,中铁大桥局二公司让曾经的“老师”,现在的“对手”如此折服,凭借的是什么呢?
他们所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大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风险、特别能创新”的“四特”精神,将每一个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做到最好。
提起安全管理,安质部长董钊十分自豪:“刚进场,我们就大力开展制度建设,每天晚上都工作到了夜里两三点钟;提前实施工人培训,落实安全交底;现场严防死守,坚决执行各项安全管理举措……从开工到现在,从未出现过一例安全责任事故。”
据董钊介绍,为完善现场安全监管,项目部对重点环节全部实施了重点监控,譬如在杆件运输的过程中,安全员和群众安全员现场全程监控;在钢梁架设下部全部设置了安全防护网,所有施工人员全部身着救生衣实施高空作业。考虑到东北地区工人可能存在午餐喝酒的习惯,就连下午的开工前, 项目部都专门要关注现场工人是否饮酒,一旦发现即禁止入场施工……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项目部都不放过。
内实外美的黑龙江特大桥引桥一隅
在施工质量管控上,项目部通过工艺创新,先后在钻孔桩施工中,攻克了无黏性砂层易塌孔、1.7米厚冰层凿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项目部“微环境下钻机钻进过程机械的保温措施”“专用化学泥浆调配方案”,填补了国内在零下30摄氏度、5级风等恶劣条件下深水桩基施工的空白,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优秀QC成果二等奖。根据墩身结构特点,项目部还创造了“鸟笼式”整体吊装保温棚罩,外设无烟焦煤炉,通过布袋管道往棚内输送热空气循环,该项成果还申请了专利。库陆波则率领测量部门开发出了微型脚架,解决了低矮台座上的梁体徐变观测难题,还可用于钢梁架设狭窄空间内的支座检查,进一步确保了施工质量。哈尔滨铁路局局长王进喜在对中铁大桥局二公司项目现场调研后,既充分肯定了项目部高空架梁、水上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又对项目部钢梁线型、栏杆线型、油漆涂装等工艺的施工质量作出了高度评价。俄罗斯国家桥梁设计院副院长瓦西里科夫前来考察时也连连伸出了大拇指,盛赞大桥局建设者的精湛技艺,曾协助武汉长江大桥的桥梁专家均来自此院。近日,俄方项目部因遇到施工难题导致工期滞后,特邀请到项目部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交流,解决施工难题。从曾经的“学生”,到现在的“老师”,这种角色的转变更充分印证了“大桥人”卓越的施工技艺。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项目部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周朋告诉记者,在施工中,项目部实现了作业垃圾的全回收,在现场设置了大型囤包,每一包都可容纳一吨废弃物,收集后拉回后场处理。在施工后场设置了混凝土沉淀池,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宛如长龙的三村特大桥全景
在辛海蛟看来,项目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项目团队的精诚团结密不可分:“我们这是一个特别团结,特别能吃苦的团队。从开工到现在,项目领导班子每天不停地跑工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由于提前进场,初期没有运作资金,还是项目经理拿出了为数不多的存款,大家的日常开销才有了着落。在施工中,所有人都把项目当成自己的家,只要能重复利用的东西,譬如栈桥板材、小型模具等都是主动重复利用。还有一个报废的冰箱,电工修了修就又拿来使用了。”
为了建设这座中俄经贸之桥、友谊之桥,建设者们为此承受了极大的痛苦,甚至是委屈。在项目开始之初,项目部经理为了精确放线,走出国门,到俄方施工区域内拍照对比,被俄罗斯边防人员误解,扣留了他整整3小时。虽然内心委屈无比,但他始终秉持一颗为中俄架设友谊之桥、发展之桥的初心,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管理中。由于俄方与中方相接的水中墩尚未交付,项目部仅余144米跨国界钢梁有待架设,在待工的一年多时间里,项目经理以及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包新宇、总工程师艾侠等人又多方争取,从哈尔滨铁路局等方面争取到了多个维修等工程项目,减少了项目停工损失。还有项目部职工冯冲,虽然父亲卧病在床,但考虑到项目正值大干,他把回家探望父亲的时间一拖再拖,结果却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连与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在施工生产中,建设者们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
“很多设备都受温度的影响,譬如吊机,我们的司机每天晚上守在车上,每隔一会儿就起来把吊机启动一下,不然到第二天肯定就没法启动了。有时候真没法启动了,就用暖风机对着吹,好几个小时才启动起来。”辛海蛟说。
在冬季,项目部干部职工要顶着凛冽的风雪奔波劳碌,有的职工在路上勘探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踩到了坑里,整个人就陷进了雪中。到了夏天,又要接受强烈紫外线的摧残,许多干部职工脸上都脱了皮。更要命的是在同江地区,有一种和蚊子类似的“小咬”,很多人被咬得浑身是包,甚至皮肤溃烂。架子队长谢家军腿上的皮肤都抠得稀烂,嘴里嚷嚷着实在是坚持不了,但最后却依然坚持了下来。
“六七月份,小咬特别多,上工地都带着防蚊服防蚊帽,但却不方便作业。地方防疫站前来灭蚊送药,效果也不好。后来用烟熏的的土办法驱虫,多管齐下,才稍稍好了一点。”在周朋看来,只要能干好这项工程,为国争光,无论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罪,那也是值得的。
确实如此。3年多来,项目部已荣获黑龙江省政府“全省铁路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项目经理获全国铁路总工会“会车头奖章”,总工程师艾侠获黑龙江省“铁路建设先进个人”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凝结了大桥人的心血,见证了大桥人的付出,更让大桥人的精神,永远地铭刻在了黑龙江边。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国家、黑龙江省以及佳木斯、同江市各级的重视与支持,黑龙江省有关领导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等先后到大桥视察、调研,同江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多次到工地慰问关心广大干部职工,给予了建设者极大的鼓舞。中铁大桥局集团也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刘自明、总经理胡汉舟先后到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旭日东升,宏伟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如龙行于野,绽放出绰约的风姿。如今,这座大桥已经成为同江市招商引资的“招牌”,考察客商络绎不绝。预计在2018年,这座大桥就将正式贯通。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的优美旋律中,“中国建桥国家队”必将成为其中一名合格的“乐手”,用“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精神,在世界建桥史上,鸣奏出一段又一段不朽的乐章。
责任编辑:王姗菲
- 最新产业资讯 频道推荐
-
摩拜单车引领“中国智造”走向全球 正式进入2017-11-1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