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财经频道>财经新闻
分享

新一轮的交易所清理整顿风暴正强势来袭。《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1月9日,由中国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入开展一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用半年时间集中整治,切实解决交易场所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清理整顿违法违规的交易场所,抓紧清理处置各类交易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2011年11月份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简称“38号文”,决定建立由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共有20多个部委组成,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并对各类交易场所的交易标的以及交易模式都进行了规定。

2012年清理整顿进一步细化。当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简称“37号文”),明确提出“未经国务院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设立从事保险、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地方交易所由地方主导、地方设立、地方管理,在操作规则流程上带有很强的不规范性,很多地方交易所的交易行为都带有杠杆和比较强的衍生功能,发展小散户,发展高风险的交易品种,把现货当期货炒,缺乏统一的监管规则。这些地方交易所应当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确立底线监管思维,只有具有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才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同时应当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区”。

交易场所清理整顿自国务院相关文件下发之后,相关部门也已经多次出手。比如,2014年8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6月底发出《关于开展各类交易场所现场检查的通知》,决定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各类交易场所集中开展一次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对象是贵金属类、文化产权及艺术品类和股权类交易场所,以及投诉举报和媒体负面报道较多的其他交易场所。

截至去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实物交易规模超过30万亿元。然而,近几年来,有一类不以实物交割为目的、仅仅炒作虚拟标的,甚至操纵价格致投资者亏损的投机类市场日益猖獗,不少投资者上当受骗,涉及金额巨大。

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也点名了这些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国务院文件规定,有的甚至构成严重违法行为,侵害广大投资人利益,带来大量的信访投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亟待予以清理整治。”会议指出。

鉴于此,有业内人士判断,2017年将会是场外市场的监管年和转型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将会有一场监管风暴。“回头看”活动重点排查在上一轮监管中已经通过验收的交易平台,交易品种方面还会重点针对贵金属、原油,以及邮币卡等新型交易模式。

早在去年11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已经透露: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已作出部署,各地正在对地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摸底排查。

业内专家认为,清理整顿交易场所非常有必要,因为有的所谓交易所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自身的功能定位,衍生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对这些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有助于防止风险的进一步蔓延。

责任编辑:林晗枝

最新财经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