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财经频道>财经新闻
分享

春节7天假期已过。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持续红火,总票房突破33.57亿,在此前冷清了大半年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在鸡年的春节档打了个翻身仗。

然而,票房高涨背后的原因,却并非完全因为电影的质量提高了多少——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春节假期带动观影热潮之外,“票补”“服务费计入票房”以及三、四线城市大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才是票房高涨的主要原因。

文:广州日报记者 黄岸

春节7天破33亿 75家公司分享成果

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与家人一同看电影也成了不少人春节的选择,这让今年的春节档颇为火热。猫眼电影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2日,2017春节档总票房突破33.57亿,同比增长8.7%。

其中,由徐克执导、周星驰编剧、监制的电影《西游伏妖篇》自预售起票房成绩一路高歌,6天斩获票房11.49亿,稳坐冠军;后来居上的《功夫瑜伽》以8.66亿夺得亚军;《大闹天竺》和《乘风破浪》分别以5.69亿与4.1亿位列三、四名。《熊出没4》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同样成绩喜人,七天报收票房2.96亿。

经历了过去半年电影市场的降温,今年春节档迎来开门红,也算是打了一次翻身仗。其大年初一全国票房8.02亿元,创下单日票房新高。

此外,高票房也让不少上市公司受益。据统计,2017年春节档共有75家公司参与制片、发行环节。其中,《西游伏妖篇》的制作和发行公司名单就有21家之多,其中不乏中影股份、万达院线、新文化,及曾经因《西游降魔篇》的利益分配与星爷对簿公堂的华谊兄弟等公司;《功夫瑜伽》也有15家出品方;《大闹天竺》则由光线影业主投主控;《乘风破浪》由10家公司联合出品。可以说,春节档的电影市场逐渐演变为资本市场的主战场,联合出品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方向。

整体口碑不如预期 有惊喜有失落

尽管今年春节档多部影片发力,让电影市场迎来了开门红,但这几部影片却在观众口碑上争议不断。

《西游伏妖篇》以11.49亿票房夺得春节档冠军,但与去年《美人鱼》7天累计票房超过18亿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其中与影片褒贬不一的口碑有关。该片目前在网上评分未达“及格线”,而且不少观众认为:“影片在故事和演员演技上都不如预期。”但该说法也遭到不少网友的反驳,认为电影“还是走出了一条‘西游电影’的新路子”。也有不少观众对影片特效点赞。

而由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的《功夫瑜伽》则被誉为同档期中最适合“合家欢”的电影。影片自上映以来票房一直稳增,单日票房从上映首日的第三名到大年初四以1.49亿票房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成为今年“春节档”的一大意外。该片拥有夺宝、功夫、美景、搞笑等合家欢元素,再加上成龙本身的号召力,上映之后在观众中逐渐形成口碑效应,上座率保持第一。影院对此也反应迅速,《功夫瑜伽》从2月2日开始在排片上超过《西游伏妖篇》位列排片第一,然而,其网上评分却也在这两日走低至《西游伏妖篇》之下。

《功夫瑜伽》主演成龙最近在大银幕上频繁亮相,但观众似乎也看不烦。其中,其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收获6.9亿票房、《绝地逃亡》则有8.8亿票房,足见成龙的市场号召力。

王宝强的首部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自开拍以来就颇受关注,不过,影片却被不少观众质疑“在搞笑方面用力过度”,让人感到有点失落,口碑不如预期。

而韩寒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在网上评分与同档期对手相比则更为占优。

记者分析

影片质量有争议,为何票房仍高企?

影片质量有争议,为何票房还能这么高?业内人士分析背后有几大原因。

A“票补”重出江湖

每到过年过节,就是电影市场“票补”的高峰期。记者在各大电商购票平台上看到,热映的几部电影几乎都可以通过各大票务平台购买到8.8元、9.9元等低价票,以此来吸引观众买票进场。然而,不少低价票都要靠抢票,或是提前预购才能享受到优惠,很多观众并没有享受到票补带来的实惠。

不过,“票补”确实为几部大片创造了很好的预售成绩,其中,《西游伏妖篇》以1.76亿的预售成绩拿下影史之最。也就是说,片方利用“票补”撬动预售,再带动排片量是今年“春节档”的普遍做法,不过,在预售之后,几部大片的口碑并没有很好扩散开,形成口碑效应,导致接下来几天大盘票房下滑,因此,对于最终总票房,“票补”的影响力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B电商服务费计入票房

据悉,今年一月中旬内地票房开始实行服务费统计,购买电影票时所支付的电商服务费也统计在票房数字当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政对于整体票房具有很大影响。若按照6%来计算,今年“春节档”七天的服务费估计就有2.01亿元。

C大银幕数量增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电影院银幕的增加,也是票房高涨的一大助力。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的资料,2016年全国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银幕9552块,银幕总数已达到41179块,较2015年的统计数量增长了30%。这些新建的电影院,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而春节的人口流动,恰好满足了“返乡大军”的观影需求。记者在省内一座三线城市中看到,城中几家电影院在晚上黄金时段几乎都是满场,甚至出现一票难求,要提前一天订票的热况。有不少网友表示:“春节就喜欢和家人去电影院乐和乐和,也是朋友之间聚会的一大娱乐方式,所以就没把价格放在第一位。”、“我住的小城电影院春节期间一张票平均要70块钱,却依然场场爆满。”

这一变化也反映在票房数据上,据统计,三、四线城市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主要来源。在春节档首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1%、12%。

头评

观众对电影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文/黄岸

今年“春节档”有两个现象很有趣——三、四线城市影院更为火爆,很多平时在北上广打拼的年青一族回到家乡,三五成群呼朋引伴去观影已成为最流行的娱乐方式之一。其次,合家欢也是新的消费点,尤其是带孩子去电影院看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这一点从《熊出没4》今年高速增长的票房就可见一斑。

然而,这种火爆却没有让观众放松对电影的要求,反而对质量的要求更严格。今年春节档,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反应特别快,电影的口碑好不好,基本上都能准确、快速地反映在市场表现上,影院针对观众的需求所做的调整也非常快速,哪一部观众评价更好,便会立即得到更多排片。例如,《功夫瑜伽》就凭借更为广泛的受众基础、高口碑和上座率,最终实现票房逆袭。

当然,题材对于市场的影响还是不可小觑,在家人团圆的春节期间,合家欢、喜剧等元素还是更受观众欢迎。

无论如何,春节档都是全年电影市场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一个档期,因为最赚钱。所以,在这个档期的电影无论体量、投资和阵容都要具备大片的风格。与此同时,“春节档”也是全年电影市场资本博弈最为激烈的时候。今年“春节档”就有70家公司渴望在这红火的市场分一杯羹。但是,与这么热闹的档期相比,近几年来“春节档”的电影却频繁出现口碑票房倒挂的尴尬,甚至出现不少浑水摸鱼之作——为了合家欢而合家欢,为了搞笑而搞笑,各种元素肆意堆砌拼贴,最终只能沦为“烂片”无疑。

因此,作为观众,我们最期盼的,还是能够在春节这一全家团圆的好日子,看到更多优质、温暖的应节佳作。除了应节之外,作品类型多样化,同样也是观众的需求。创作者要真正了解观众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电影,而不是一味“自说自话”。

责任编辑:金林舒

最新财经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