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财经频道>财经新闻
分享

2月19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项目红线首台盾构机始发仪式在位于拉马特甘的施工现场举行,这不仅标志着由中国企业海外主包的轻轨项目第一单——特拉维夫轻轨建设进入新阶段,也象征着中以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以色列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的优先合作伙伴”。

中国承包商从中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的标志性项目

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风景秀丽,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近年来,以色列政府提出了特拉维夫轻轨系统建设规划。总规划包括红线等7条线路,全长176千米,总投资约1000亿以色列新谢克尔(约合270亿美元)。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政府特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然而,由于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从概念到实施历经数十年,项目几经波折,牵动着以色列民众的心。

2015年,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与一家以色列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成功中标红线项目西标段。中铁隧道集团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坤介绍说,由于这个项目是以色列政府拨款,在当年的国际招标过程中要求非常严苛。中国公司利用中国国内地铁盾构领域的装备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及在东南亚市场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击败了国际上的知名承包商,成功中标这一标段,拿下包括6座地下车站、2条隧道及16条横通道等工程,项目总金额估算约31亿新谢克尔,成功赢得中国海外主包的轻轨项目第一单。

王坤表示,特拉维夫轨道交通项目是中国承包商从中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项目,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使承包商由政府推动转变为由承包商在中高端市场自发开拓和生存,对“一带一路”建设赢得更广泛支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拉维夫轻轨公司媒体经理阿萨夫·巴莱科特告诉记者,中铁隧道集团不仅有着很强的科技实力,更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与他们合作是在多轮竞标后的选择。虽然这是以色列首次在轻轨项目上与中国企业合作,但他相信这次合作一定会非常圆满。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显示出中企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拉马特甘施工现场的这台盾构机长115米,直径7.54米,由10万个部件组成,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掘进机产业中心生产组装完成后,乘船抵达特拉维夫。以色列人用以色列首位女总理果尔达·梅厄夫人的名字为之命名,表达了以色列民众对她的敬意和对这条轻轨线路的期待。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和以色列交通部长卡茨等两国嘉宾共300多人参加了19日的始发仪式。詹永新和卡茨来到井下,为盾构机揭牌。随后,他们来到井上平台,共同按下盾构机始发按钮。伴随着汽笛的长鸣,空中撒下彩带,“果尔达”号在轰鸣中开始向前掘进。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未来将会有8台盾构机在这里作业,每台盾构机每日能挖掘10米长的隧道。盾构机的始发是特拉维夫轻轨项目建设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在项目施工现场,醒目的中文标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显示出中企员工的严谨工作作风。为了保证工作进度,特别是第一台盾构机能够顺利运行,项目工地上90%的中方工作人员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坚守在异国他乡。

特拉维夫地质结构复杂,轻轨要经过市中心地下,需要克服很多施工难点。由于以色列国内有能力的分包商很少,各种手续以及许可的办理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都没有难倒中国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协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敬业、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以色列交通部、特拉维夫市政府、业主及欧洲监理公司的高度认可。

这一项目预计在2021年完工,卡茨对项目进展十分满意。他告诉记者,中国公司是以色列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很高兴和中国公司合作,我们还签署了以中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轨道交通项目)对以色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我们相信中国公司能出色完成任务”。

以色列以华传媒中心主任亚历山大·佩兹纳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色列虽然是科技强国,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缺乏经验,而中国公司在大型工程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是装备质量过硬,“中国制造”获得以色列方面的认可,“在我看来,中国公司参与建设,就是为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写下了保证书”。

中国工程公司的作业水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是中国和以色列建交25周年。近年来,中以贸易额不断增长,已超过110亿美元,是两国建交之初的50倍。中国更成为以色列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科技领域,中以两国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詹永新表示,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是中以两国关系的支柱之一。目前中国公司正积极参与以色列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工程承包额超过30亿美元,涉及港口、轻轨等多个方面,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是其中一个典范。他说,与传统技术相比,现在的盾构机技术效率更高、更安全、更环保,对地面的影响也更小,这代表了中国的制造业水平,也表明了中国工程公司的作业水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总司长埃利·格罗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92年以中两国建交以来,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人文往来日趋密切,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已成为以色列的优先合作伙伴,以色列期待在各领域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两国在农业、水资源管理、金融、健康医疗等领域都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合作,“我相信未来以中仍有很大的合作潜力,期待我们的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责任编辑:金林舒

最新财经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