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财经频道>财经新闻
分享

影视行业马太效应初显 华策影视营收增长六成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白金蕾 27日晚间,华策影视披露了2016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44.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99%。“我们已经来到了产业2.0时代。对华策而言,机遇与挑战同在,唯有以变应变,以变促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格局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在此前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说。

行业马太效应初显

广电总局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每年只有一部剧通过审批发行的制作机构数量占比正在逐渐上升,拥有6部及以上剧的制作机构梳理在不断削减。同时,行业前8家制作机构的年度产量占比,从2013年的4%上升至2016年前三季度的14.9%。由以上数据可知,影视行业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报告期内,华策影视共开机全网剧 15 部 690 集,取得发行许可证的全网剧共 20部 949 集,首播全网剧 25 部 1000 集,其中《亲爱的翻译官》 获得2016年卫视黄金档剧目收视冠军,网络点击过百亿次;《微微一笑很倾城》网台联动期间网络点击总量达76.5亿次,截至目前已突破180亿次;《锦绣未央》 获得2016年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黄金档收视冠军。

电影板块,华策影视参与发行影片 9 部,其中公司主投主控影片《微微一笑很倾城》取得 2.75 亿票房;主控主发影片《反贪风暴 2》票房突破 2 亿元;参与投资电影《使徒行者》票房超过 6 亿,在近 10 年“警匪”类影片票房排行榜中排名第二。

传媒行业研报显示,大型制作公司行业强度和控制力在逐年强化,在优胜劣汰中能够工业化量产头部内容的公司逐渐减少,资源的加速集聚将会助力大型制作公司继续补强头部内容比例,华策已经是较少的拥有头部内容工业化生产厂商。

布局文化消费市场

统计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超过1万亿元,存在着3.7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也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认为,从国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角度来看,在分析判断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发展时,不仅要看其自身的发展势头,更要注意文化的关联带动效应,即由其带动的增长,例如通信、互联网、餐饮、旅游等领域的增长都与文化特别是文化内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告显示,华策影视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辐射性的产业投资布局,通过培育、孵化和协同,力图延伸、连接新的娱乐消费场景,实现超级内容+X 的跨越式推进,提升娱乐内容价值,实现对生活场景的多维渗透。

赵依芳十分重视华策影视在泛娱业态的布局。“文化产业的跨界,是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生动体现。文化产业的魅力,在于她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革新力和泛在力。以前我们说互联网连接一切,其实内容也可以连接一切,尤其是优质内容。这些文化符号将在企业的有效运营下形成品牌,核爆式放大价值。”赵依芳在此前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解释称。

赵依芳认为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内容升级、泛娱业态和进军海外三个方向,华策影视也将在这三个方向上持续布局和发力。

责任编辑:金林舒

最新财经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米其林指南首份省级指南聚焦“福建味道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