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断扩大 外贸舞台更加宽广
第二届进博会将于11月在上海召开。从曾经的短缺经济到如今的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而逐梦经济强国的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并将继续推出。
全球经贸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曾经的旁观者、追随者到如今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制定者,中国的经济当量持续增强,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专家认为,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重要矛盾和制约因素开始集中显现,建设贸易强国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凸显。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应坚持干好自己的事,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推动外贸产业由大变强。
三大变化 外贸发展上新台阶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表示,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贸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在规模、质量、结构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对外开放政策让外贸企业有机会吸取和利用国外各类先进的生产要素,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与此同时,外贸企业与各类内资企业形成很强的关联,保持了较强的比较优势。
规模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一直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
质量上,1999年至2018年,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从12.7%上升至30%。
“朋友圈”,1978年至2018年,我国贸易伙伴由40多个发展到23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紧密。2013年到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超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我国同期货物贸易整体增速,占总额的比重为27.4%。
专家认为,我国的优势主要在规模方面,在质量、效益、创新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今后,要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打造中国品质、中国品牌、中国服务,实现外贸由大到强。
积极谋划 直面新挑战
在外贸产业升级过程中,一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不容忽视。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自2018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下行通道,资本支出周期陷入停滞,企业情绪降至近年来低点。货物贸易进口增长依然疲软表明总需求疲弱,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全球贸易摩擦常态化趋势正在加强,短期内难有明显舒缓。去年下半年至今,IMF对2019年、2020年全球贸易增速屡次下调,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贸易摩擦可能通过打击市场预期,削弱投资信心等,形成严重的次生冲击。其常态化更会导致全球资源配置紊乱、全要素生产率受损,并加剧结构性改革的急迫性。
在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看来,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潜力和回旋余地都很大。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以及稳外贸、稳外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出台的“六稳”措施,今年以来又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明显提振了市场、企业的预期和信心。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取得新进展。
还有专家认为,经贸关系风云突变,最重要的是干好自己的事情。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认为,虽然我国已在专利技术申请数量方面连续8年位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员数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但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外贸转向“优进优出”,还有很大差距。在技术研发特别是基础学科研发方面,还需有更大投入。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魏浩看来,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要继续重视改革与开放。一方面,切实加大各类制度优化、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助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提高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扩大进口,适度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企业发展积极性。
打造贸易强国,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一大良方。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由2013年的96位跃升至2018年的46位。其中,2018年位列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全球前十,首次进入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我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很多企业,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需补足短板。我国在执行合同、获得电力、开办企业、登记财产等方面排名靠前,而在获得信贷、办理施工、纳税等方面排名比较靠后,在跨境贸易和投资者保护方面有较大改进空间,也是我国今后可以针对性做好的工作。“下大力气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企业总部的首选地。”
出口固然重要,进口也不可忽视。“在一部分人眼里,出口是赚钱的买卖,进口是花钱的买卖,对进口的重视程度不如出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重视发展进口贸易有助于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补短板固然离不开对国内资源的整合,但也需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
总体而言,由大变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营造良好环境,聚集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关键要素;要平衡发展,注重出口与进口的协同并进;要积极发展完善“朋友圈”,并以技术作为硬担当,发展特色产品。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朋友圈”将越来越充实,外贸的深度、广度和科技含量也将逐步提升。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最新财经新闻 频道推荐
-
中国“三桶油”香港发中报:两家欢喜一家愁2019-09-03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