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线上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中交一航局三公司两项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浅埋硬岩公路隧道非爆破开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基于四维晶格弹簧模型和非连续变形分析耦合数值仿真方法,重现真实的三维动态岩石破坏过程,通过引入局部颗粒加密法,解决了大规模数值计算问题,保证模型尺度过渡界面的颗粒损伤扩展成熟可靠;提出一套悬臂式掘进机结构及施工方法的优化体系,有效提高了破岩效率。提出了以悬臂式掘进机为主、破碎锤为辅的硬岩大断面隧道非爆开挖方法,降低了掌子面岩体扰动,实现了浅埋硬岩公路隧道非爆破开挖的高效施工。构建了集超前地质预报、悬臂精准导向、智能安全保护、BIM技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的硬岩隧道非爆破数智化施工技术,控制了超挖,保障了安全。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大连光明路隧道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长寿命沥青路面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项目建立了考虑温度、三向非均布荷载、刚性基层裂缝的路面热力耦合模型,提出了基于层间剪切疲劳和层底开裂控制的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厚度设计方法,为寒冷地区海底沉管隧道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开发了高耐久抗凝冰混合料,揭示了随抗凝冰剂释放的混合料性能演变规律,建立了以路表结冰温度、冰层-路表界面拉拔强度等多指标的沥青混合料抗凝冰性能评价体系。研发了基于北斗+GPS的3D机械控制沥青路面高精度智能摊铺技术和基于BIM与WEB技术的沥青路面智能压实实时管控系统平台,实现了对路面摊铺压实的精准智能控制与智能化调节。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结果、第三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结果,公司7项科技成果分别斩获微创新技术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专利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3项,微创新技术大赛一等奖。
微创新技术大赛
一等奖
一种大直径GRP管道水下安装方法
依托迪拜哈斯彦电厂工程形成了一种大直径GRP管道水下安装的方法,保证了在水下复杂环境下将4.1米超大直径GRP管道单根管道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实现了5公里水下管线长度上“厘米级”误差控制,完成了GRP管道水下复杂环境安装的突破,成功地将同类型GRP管道水下安装由不可能变成可能。
微创新技术大赛
三等奖
现浇沉管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关键技术
依托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对传统的分块拼装模板和满堂式脚手架支撑体系进行了技术升级,通过悬挂式底板模板+伞式结构顶部模板,实现了沉管主体结构单段整体支拆;通过与墙体模板共同附着与整体行走式台车结构,实现了模板整体移动,进而大幅简化了模板支拆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海上风电高桩承台预制封底及钢套箱整体吊装施工关键技术
依托三峡新能源大连市庄河Ⅲ(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将需海上乘潮作业的封底混凝土现浇施工改进为陆地预制后海上整体安装,“水转陆”施工后成功解决了低承台潮差段施工效率低的难题,同时充分利用原设计不参与承台受力的封底混凝土作为海上作业平台,实现永临结合,依托配套研发的具有预调节平衡功能的组合式钢吊架装置,可实现大型钢套箱的快速安装,具有海上作业时间短、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小、施工成本低等特点。
专利大赛
三等奖
一种大直径GRP管道水下安装的方法
依托迪拜哈斯彦电厂工程,提出一种集定位、起吊、拉合多功能于一体的抱箍拉合系统,实现了超大直径GRP管道水下高精度安装,开拓了大直径GRP管道水下安装新思路,为该类型管道在海洋领域应用与推广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一种排水板打设装置及方法
依托于金普新区木业产业园软基处理及场平一期工程,经过对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反复研究及多次工艺试验,不断优化施工细节,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滨海地区成熟的排水板打设装置及排水板打设标高精确控制技术,提升了滨海、滩涂地区软基处理排水板打设技术的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基处理技术的空白。
专利大赛
优胜奖
一种软岩隧道多层拱架初期支护方法
依托于中老铁路景寨隧道工程。其结合隧道变形特点,在常规的“控制隧道变形”基础上形成突破,采用了“释放变形”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施工方法,为这种具有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变形周期长的软岩隧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广泛推广到铁路、公路、矿山工程中的软岩大变形隧道中应用。
一种水稳基层包边土施工方法
依托于浦清高速路面三标水稳施工分部工程。提出了水稳层土路肩施工由先支立水稳层施工中、边部模板再施工水稳,养生拆模后再施工土路肩的施工模式改为先摊铺土路肩土方并碾压成型后,用成型后的包边土代替水稳层边部模板用于施工水稳层,开拓了水稳施工新思路,为类似路面水稳层施工提供借鉴。
一种二衬吊模安装方法和吊模结构
依托于中老铁路曼木树隧道进口辅助坑道(平导)开挖掘进施工,其提出充分利用吊筋对初期支护体系及围岩的拉力,采用一种植筋吊模的无内撑模板安装方法,形成自身稳定的模板受力体系,吊模通过吊筋固定支撑形成隧道二衬吊模结构。
责任编辑:赵睿
- 前沿科技成果亮相海创会 璀璨“新”光照亮美好生活2023-06-19
- 福建企业前沿科技成果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2023-05-31
- 福州一项科技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23-01-18
- 最新产业快讯 频道推荐
-
百色北环项目四标段平布大桥箱梁架设完成2023-12-0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