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随着最后一车石料的填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红沿河核电取水口优化项目北防波堤衔接段与直立段提前计划工期15天顺利合龙,长110米、宽19米的衔接段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海面上,为整个工程的陆上推进提供了一道施工快车道。
红沿河核电取水口优化项目,包含北防波堤延长工程、新建隔热堤工程和两道拦污网工程,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的优化现有取水功能,降低海水过滤系统去污负荷,为核电机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作为国家能源局督办的重点工程,项目开工至今,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防波堤施工中存在石料供应不足、工期紧、淤泥滑动等不利因素,为项目推进带来不小难度。
1月上旬,北防波堤延长段开始推填,受限于周边地理条件,最近料源地距离施工区域长达30公里,且料源地同时供应四五家其他单位,石料供应已然成了推填作业的“拦路虎”。生产调度会上,项目副经理张传政斩钉截铁地向团队立下了石料保供的“军令状”。
受限于核电站的场内规定,推填作业只能白天进行,经过反复研究后,一个“白加黑”的计划在张传政的脑子里基本成型。“非推填时间段大有可为。”张传政笑着对着团队说道。经过研究,张传政决定周边石料优先供应白天作业,并在规划石料储备场,寻找其他料源进行夜间备料,形成白天作业、夜间备料的不间断供应模式,石料供应问题完美解决。
解决完料源供应的团队还未来得及松口气,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春节前夕,项目团队接到指令,要在一个月内打通海陆连接通道,为后续关键节点施工争取作业时间。“临近年关,要想在一个月内完成16万方的陆上回填量,难度确实不小。”项目副经理于福洋说道。
“春节连续施工,这个春节大家一起在工地上过大年怎么样?”支部副书记高明慧在施工推动会上发起了全员动员令。“我父母都在大连,我今年不回去了。”“书记,我家离得远我也不回去了。”大家齐刷刷地表示要坚守岗位,保证工程推进……相比于项目团队的斗志昂扬,协作车队作业班组沟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大家忙了一年,真的想回去啊。”协作单位负责人老于道出了无奈。时不我待,项目经理胡向锋做起了协作各班组的思想工作,在一番苦口婆心、陈明利害后,协作单位答应了留守作战的请求。
接下来的时间,按照既定计划目标,团队几乎24小时“钉”在防波堤上,寒冬的北风如刀片般裹着海水砸向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上,迅速在棉服外面结出一串串冰挂,但是所有参战人员丝毫没有畏惧和退缩。除夕当天,项目部就创造了日回填180车的施工纪录。
节后,防波堤的推填依旧如火如荼,但新的问题再一次出现了。“推填过程中防波堤底部淤泥会被挤压至沉箱基床,一旦被积压进沉箱底部就无法填护底块石,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沉箱不稳,需要返工。”项目总工张友毕介绍道。经过实地勘测,张友毕很快确定了应对方法,在一号沉箱两侧,以及与防波堤接触端面用块石进行防护,就像给沉箱基床加了一道“防护网”。“但块石大了,阻挡不了淤泥,块石小了,块石会随着淤泥钻进去,让事情更麻烦。”张友毕解释道。为了准确知道合适的块石大小,张友毕搭建了一个“海洋馆”,等比例布置沉箱和防波堤,模拟推填时不同石块大小对淤泥运动的影响。经过十几次的测试,终于发现在10到100公斤块石1:1混合时效果最好,如此,淤泥滑动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2月12日晚上,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泄而下,历时38天,北防波堤衔接段这条巨龙终于盘桓在蔚蓝的大海上。“这一刻的胜利是团队众志成城,战风斗浪拼下来的成果,我为我的团队骄傲。”胡向锋感慨万分,同时也坚信团队在接下来的攻坚战中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郑海林)
责任编辑:赵睿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福建宁德核电项目2023-08-01
- 福清核电获2项发明专利2023-05-25
- 德国即将全面淘汰核电 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2023-04-15
- 最新产业快讯 频道推荐
-
芜宣高速改扩建WX02标段进入路面沥青试验段施2023-12-0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