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老艺人们合奏十番音乐《石鼓泉涌》
海峡网1月17日讯 (海都记者 肖颖 袁丽群/文 包华/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延续福建文脉。同时,要繁荣文化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建设一批特色文创和影视基地,打响福建文化品牌。如何推动新时代新福建文化旅游建设新发展,海都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石建平。
整合各地资源 打出“组合拳”
福建文化具有多元、厚重、交融的特点。全省各地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来进行品牌建设,各具特色、各展所长。
“报告中提到,要发挥清新福建和快速铁路环线等优势,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省政协委员石建平提出,应积极整合各地资源,打出“组合拳”,集中打造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福建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到福建旅游,使福建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如何整合各地资源,打出“组合拳”?
石建平委员认为,首先要设计福建文旅品牌,展现新福建的文化旅游魅力。而这个设计必须要整合各地资源,集中展现八闽文化和旅游风采。其次,可组合一系列展览展示展演精品整体性的活动到省内外、海内外去宣传、推介、交流,扩大影响。再次,福建要借鉴外省,如“湖湘文化”“齐鲁文化”这样的文化名片,集合各地文化力量,利用福建环形交通网的优势,逐步完善打造“福文化”主题,串联历史文化自然优势资源,吸引各地人来福建感受“福文化”的魅力。
留文、留魂、留旧,保护福建文脉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石建平委员表示,现在有些地方在推进城乡建设中急于求成,不注意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没有很好挖掘。这样一来,等于把城市元素搬到了乡村,使乡村失去了文化肌理。
“推进城乡建设时,要‘留文、留魂、留旧’,保护历史文化的文脉。文旅部门正抓紧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一批古建筑、古厝、古民居、村寨文化、历史遗产等,编辑乡村历史文化故事,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建平说。
打破思维定式,文物保护引入社会力量
“以前,文化工作强调文化事业多,讲文化产业少。文化单位多是事业单位,长期靠财政拨经费,容易思维定式,按部就班。”石建平认为,在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时,要创新思路,改变过去文化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利用好我省已出台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落实文物保护利用社会认养制度,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古建筑的管理、保护、利用。
他提出,要发挥民营博物馆、民间文化场馆、旅游场所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这将有利于推进福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扩大福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黄仙妹
- 福建省25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001亿元2019-03-30
- 首届福建省“国防人物”颁奖仪式在福州举行2019-03-30
- 福建发布一批人事任免信息 涉及多名厅级干部2019-03-30
- 福建一季度25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001亿元2019-03-29
- 福建:殡葬火化率99.8% 节地生态安葬渐成风尚2019-03-29
- 福建成功发行首批创新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1.6亿元2019-03-29
-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2019-03-29
- 福建人请注意!不用回户籍地,4月1日起出入境证件可“全国通办”2019-03-29
- 福建公布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福州有两起2019-03-29
- 福建开发“全福游”手机APP 一机在手将畅游八闽2019-03-29
-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
福安畲乡办“桃花节” 万亩桃花争艳醉游人2019-03-3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