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东南网9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时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成为文明新风尚。8月中旬,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文明餐桌工作指引。截至目前,全市签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承诺书的餐饮企业已达2330家,“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新风劲吹榕城大地。

文明餐桌工作的迅速落实,体现出福州市文明创建活动的澎湃动力。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宗旨,持续推进、提升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6月,中央文明办公布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福州市在28个省会、副省级城市跻身前十,受到中央文明办的通报表扬。

更高起点再出发,福州市文明创建工作继续阔步向前:以品质提升打造城市文明软实力,以道德模范带动全城公益热潮,以加强立法构建文明促进长效机制……全城涌动的文明之力,正在为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增光添彩。

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擦亮文明底色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很多参考依据。对待老年人尤其是弱势老年人的态度,是一项公认的重要指标。

7月20日,鼓楼区洪山镇锦江社区的“长者食堂”试运营。该食堂由社区与餐饮企业共建,可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价廉物美的餐饮服务,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开办一批“长者食堂”,是鼓楼区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鼓楼区安泰街道、东街街道等“长者食堂”都已建成开放,持续增进老人们的幸福感。

生活在福州,幸福不仅属于老年人。

400多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477个治堵项目加快建设、3645个精准景观整治带来一条条绿道和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近年来,福州文明创建成果不断涌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福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行动中,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理念,让创建过程成为补齐各项短板、提升城市品质、造福人民群众的过程。”福州市领导表示。

更多的幸福感,正奔腾而来。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福州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部署开展老城区“十位一体”综合提升工程,对中心城区11个重要商业、文化、景观街区,实施交通、人行道(含设施)、绿化、建筑等提升改造,并整治提升54条传统老街巷。

目前,11个重要街区已进场施工8个,54条传统老街巷已进场施工52条。“个个是精品、处处成景观”的生态宜居环境即将呈现在福州市民面前。

创建文明城市给群众带来美好生活,群众以火热的激情给城市热烈“拥抱”。今年7月,高温持续笼罩福州。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发起“致敬高温下的城市劳动者”线上公益募水活动,号召市民在朋友圈转发推文募水,逾百万人参与了爱心传递,短短4小时募集送水量就突破100万瓶。目前,这项爱心活动已累计送出70万瓶爱心水,并将持续到10月份。

榜样引领示范带动

汇聚文明力量

“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三坊七巷景区在招募义务志愿者,因为平时喜欢闽都文化,就想去试一试,没想到成为三坊七巷景区的志愿讲解员。”当一名志愿者,为福州市民方杰的业余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

现在每逢周末时间,方杰就到三坊七巷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福州城市名片——三坊七巷。近年来,方杰已接待了来自全国的130多批次游客。

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9月7日,福州市红领巾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福州市青年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获得授旗,22支小志愿者分队分赴上下杭、烟台山等文化景区,开始为游客讲解介绍闽都文化。

每逢重大活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分布城市各处,无论男女老幼,都有奉献之心……在福州,以“小红帽”“红马甲”为代表的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城市中最活跃的文明因子。

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4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2.3万个,注册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小时。

从普通市民到志愿者,转化的动力从哪里来?一个个道德模范立典型、一位位身边好人树榜样!

今年的中国医师节,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卫生所的村医王锦萍获颁2020年“最美医生”荣誉证书。她还是福州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坚守海岛整整34年,一个人为一座海岛的村民筑起“健康长城”。今年疫情期间,她从农历大年初二开始就全天候值守,为海岛守住了“第一道防线”。

除了王锦萍,福州市近年来在道德先进典型宣传方面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广泛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抗疫最美志愿者”等内涵丰富的推选活动。

今年上半年,福州有3名学生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出“福州好人榜”身边好人50名、抗疫一线优秀志愿者282名。

在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公布的“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中,福州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督导助理陈媚、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区分别荣膺“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志愿服务,奔涌文明力量。以福州地铁为例,1号线的“小茉莉服务队”、2号线的“榕榕服务队”,可以为乘客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此外,已有260多家单位近4万人次进驻地铁站点开展志愿服务,“有困难,找‘红马甲’”,服务就在眼前。

搭建平台加强立法

完善文明机制

走进福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张完整的供需对接图引人注目:一边是集合了各类志愿服务资源的七大平台,另一边是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在这里,文明实践供需对接通道全面打通。

曾荣登“中国好人榜”的福清志愿者、“雷锋厨师”薛建波告诉记者:“中心不仅是便民惠民的载体,而且为我们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新阵地。”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添了新载体、搭建了更宽阔的平台。

目前,福州市有福清、闽侯、晋安3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实践所74个、实践站1209个。去年以来,仅理论宣传志愿服务便开展了4600多场次,受众达230多万人次。今年上半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福州市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超过76万人次。

“一个个常态化运营的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既指引着文明创建的方向,又搭建起志愿服务的平台,发挥理论政策宣讲、公益项目孵化、群众需求代办等多元化功能,让文明创建时刻在进行,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福州市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福州市从立法规范的角度,推动文明促进机制更加完善。今年10月1日,《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开始施行。该《条例》既有鼓励举行“拗九节”孝道文化活动等弘扬特色文明行为的条款,更有对乱停乱放、违规养犬等不文明行为的刚性约束。

近几年,福州市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激励、文明交通引导、信用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机制完善举措,已出台了《福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福州市社会信用管理办法》等多项文明促进措施,让文明创建大步迈入法治化、长效化轨道。

除了为文明立规矩的刚性之举,福州还有许多软性创新的探索:从5月11日起,将每月11日定为“11文明排队日”,倡导文明交通;计划于11月6日启动“首届福州市全民光盘节暨文明餐桌践行周”,引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些创新之举,将在潜移默化中成风化人,助力形成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