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开局之年,省属企业重组整合长风破浪

东南网12月17日(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文/图)厦门港大力推进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预计年底即将投入使用。图为在厦门海润码头,完成智能化改造的桥吊正在进行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

回眸“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可谓“应接不暇”。

3月初,由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控股、省能源集团和各地方国有港口航运企业整合而成的省港口集团完成首阶段改革,进入常态化运作。

8月,省能源集团、省石化集团整合重组,成立省能源石化集团。

同月,新组建的省属企业省大数据公司成立;省水投集团与中闽水务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后升格为省管企业。

“此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看来,通过合并重组,一方面可以在福建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合并同类项,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利于打造一流企业;另一方面,着眼于抢占发展制高点,组建新的省属集团,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攥指成拳,瞄准打造国内一流企业

12月6日,伴随着一声汽笛,“海顺丰7”轮缓缓驶离厦门港海天码头。该船是从福州马尾港出发,在海天码头装卸530标箱后继续开往福州江阴港。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福厦内支线运量达101.78万标箱,同比增长37.21%。

宁德—厦门”“莆田—厦门”“宁德—江阴—厦门”……如今,一条条以厦门港为基本港的省内集装箱“穿梭巴士”支线和内外贸干线相继开通,串联福建各沿海港口,为宁德时代、中国铜业、莆田木材等重点企业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我省南北港口长久以来形成的“无形屏障”被一举打破。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仅“穿梭巴士”就开行达2359航次。

这一切,皆得益于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下属各港口、支线航运企业的携手。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除各地合力做大厦门港集装箱业务外,厦门港也利用自身干线多、空箱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协调空箱调运港口、协调干线船公司加挂福州港,协助福州港解决“一箱难求”的困境;福厦两港还协同走出去,厦门外代与八方物流协同打通厦门至邵武储运公司的铁路专用线的海铁联运通道,预计2021年将完成运量超过1000标箱。

长期以来,我省各沿海港口功能相似、货源腹地重叠、投资和经营主体分散,无序竞争在所难免。省港口集团成立后,在集约化、专业化的思路下,厦门港立足集装箱业务,莆田、福州罗源湾港区专注大型干散货业务,漳州古雷港区聚焦液体化工业务……一个各港口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数据显示,省港口集团1—11月实现营收602亿元,同比增长36.3%;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29亿吨,同比增长9.5%。

省能化集团的整合也着眼于发挥“1+1>2”的效果。

“十四五”期间,福建要将石化产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打造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整合重组,省能化集团一举成为资产“千亿级”企业。截至11月末,资产总额达1514.46亿元。

短短时间里,省能化集团迅速聚集原有两大集团的优势,推动各项发展战略顺利深入展开。其中,总投资421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项目,正举全集团之力推进中。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外化工巨头纷纷推动重组整合,瞄准的就是融合发展,如在建筑、交通、新一代信息产业等应用领域,突破关键材料瓶颈,提供化工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在化工环保业务领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等。

省能化集团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确定了进一步走产业链整合、联动、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并重新定位产业布局,聚焦“清洁高效能源、石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材料与建材建工”四大主业,努力打造清洁高效、石化一体的“一流能源、千亿石化”龙头企业。

完善布局 打造产业发展重要支撑

工信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

新组建的省大数据公司应运而生。

省大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成立起,公司就肩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开发运营体系,建设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的使命。“当前,我们正按‘全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省级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运营主体,全省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机构和授权运营主体,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主体及主要投融资平台’的初步定位,加速集团化运作。”

据介绍,原属省电子信息集团的星云大数据公司已完成股权划转相关手续;“福建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大数据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星云大数据公司所属的“福茶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正在加紧推进升格为省大数据公司的一级子公司。

集团化初步成型,各类业务也陆续“上线”。旗下公司组建的工作专班正全力支撑全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健康码、福建码等项目建设。

同时,公司也在加快建立成熟的数据资源开发运营体系。

一方面,积极与华为、腾讯、字节跳动、蚂蚁集团等头部企业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吸引数字经济产业上下游企业广泛参与我省数字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逐步组建壮大专业技术团队,推进数据确权开发、区块链开发、数据交易中心和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多方安全计算等领域工作,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在另一家同样“年轻”的省管企业——省水投集团,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悉,省属水务资产整合基本到位,中闽水务产权变更登记已完成。重组整合后,省水投集团资产总额达250亿元、净资产100亿元,水务板块处理能力将近1100万吨/日(含在建),居全省前列。

整合之后,省水投集团资本实力、融资能力、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近期就与国开行福建分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签订合作协议,其中,获国开行“十四五”期间85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为集团更好拉动全省重大水利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省水投集团将围绕提升全省水资源安全保障,计划与45个县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占全省投资任务的60%以上,探索推进原水、供水、污水“三水合一”同步发展;主导推进闽西南、闽江口、闽东、闽江北水南调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主动介入金门供水二水源二通道、马祖供水等重大水利项目。同时,还将围绕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拓展水上光伏、厂区光伏、中小型抽水蓄能等涉水清洁能源产业。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的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适时组建新的企业集团,推动优势产业资源互补与集中,努力培育一批与全省经济发展相契合的支柱企业,有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记者手记>>>

让整合效应深度升维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浪潮之下,推动战略性重组成为区域国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此类整合重组,一方面通过国资已有产业和资产的专业化整合,扩大规模效应,提高行业集中程度,实现管理上的协同和集约化的经营;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整合重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改革有利于推动优质国有资产向公用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集中,塑造区域产业发展新生态。

应该看到,此轮省属企业的重组整合还只是开始。一则,还有不少分散化配置的资源和业务需要持续深化专业化整合,通过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多层次推进;二则,一些集团在实现形式整合后,还需深化推进内部体制机制、管理、价值等多方面的深层次整合,让整合效应向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间延伸,这些整合比形式上的整合更重要,也更具难度。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