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我省自6月9日以来的强降雨过程已基本结束。统计9日8时—19日6时累计雨量,共有41个县(市、区)308个乡镇超过250毫米,其中2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超过400毫米,13个县(市、区)66个乡镇超过500毫米,以建阳区黄坑镇1125.4毫米为最大;日最大雨量为龙岩武平中赤镇426毫米(水利站)、象洞镇387.6毫米(气象站)。16日龙岩全市超过四分之一气象站降雨量突破历史纪录。

截至18日19时,强降雨已造成我省6个设区市40个县(市、区)507个乡镇58.6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7.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8.22亿元。

本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暴雨落区集中、致灾风险高。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抓实抓细暴雨及次生灾害各项防御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省防指多次召开会商调度会,连线重点地区。18日上午,省防指组织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本轮强降雨后续发展趋势和对中考的影响,连线调度九市一区,会后,单独连线龙岩市武平县防指,点对点提醒。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省气象台及时启动“一过程一策”、“1262”气象防汛联防机制,与中央、浙江、广东省台联合会商,各工作组协同做好灾害防御工作。截至19日10时,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暴雨等专题服务材料187期;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消息21742条、预警短信1201.05万条,12379预警电话通知基层防汛责任人2871人次。省气象局与交通、农业、能源、烟草、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或提供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产品112期。此外,省气象局还根据实时天气情况及时发布动态,积极科普防灾减灾知识。

全省水利系统通过科学研判“早准备”、精准调度“早落实”、靠前指导“早服务”,全力以赴做好持续性强降雨防御工作。全省各类水库统一指挥、科学调度,提前预泄,腾库迎峰,9日以来全省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约11.68亿立方米。截至6月18日8时,全省共发布洪水预警234期、重要雨水情报告82份、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报告398期、山洪灾害风险专题服务2002份、山洪灾害红色预警289次、预警短信90583条。

13日,池潭水库发生大洪水,经调度,将洪峰流量5030立方米/秒削减到出库流量2490立方米/秒,削峰率50%,有效避免下游三明市将乐县城镇受淹。水口水库经历了5次反复涨落,13日开始调度,至16日起调水位已比汛限水位低2.55米,将出库流量控制在19000立方米/秒,既降低上游延平区洪水位0.7米,又保证了福州城区和堤防安全。16日,汀江雨大洪急,仅10小时,棉花滩水库入库洪水就从1180立方米/秒狂涨至9860立方米/秒,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福建省水利厅与水利部珠江委科学调度,珠江委防总下达8道调度令,将最大出库流量削减为4910立方米/秒,削峰率50.2%,成功将超百年一遇洪峰降为五年一遇,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下游广东地区的防洪压力和灾情损失。截至18日8时,水利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灾情险情,总体可控。

6月9日以来,受暴雨影响,全省累计发生地质灾害灾情82起,险情506起。省自然资源厅提前部署、科学研判、落细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全省地灾防治技术支撑队伍均入驻有关市、县(区),截至6月19日17时,全省累计出动地质灾害技术支撑队伍排查3112人次、群测群防巡查16万人次,巡排查地灾隐患点2.9万处次、高陡边坡7.4万处次,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3.47万人。

加密发布地灾气象风险预警,本轮强降雨期间累计发布预警信息短信279万条。此外,针对局部短时强降雨等特殊情况,加强点对点预警指导,督促指导乡镇严格落实“叫醒”“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全面组织雨后复查。对已经出现灾险情的隐患点,加大应急处置力量。能采取简易降险措施消除隐患的,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除险;对一时难以处置的,加强日常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加重,立即采取措施果断转移避险。(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造关节轴承助力嫦娥六号月背“挖宝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