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建设新福州 当好排头兵——福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滨海新城大数据产业风起“云”涌。记者俞松摄

去年全省工作检查以来,福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新福州,全力当好排头兵,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9.2%,位居全省第一名。

创新发展 筑牢发展根基

2017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全市1100多名企业家齐聚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共谋省会创新发展大计。

“如果福州的企业家一见面,谈论的就是创新,如果‘福州蓝’中散发着浓郁的创新味道,那个时候,福州大发展的时机就到来了。”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倪岳峰语重心长地寄语企业家,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逐一解读了推动福州市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十项政策。

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十项政策、49条措施,条条都是干货,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

做实业,最怕项目迟迟没有办法落地。从去年8月开始的“抓征迁、促落实”百日攻坚,破解了项目落地难、推进难这个老大难,提振了全市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得到了企业家、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决定开展“攻坚2017”,全面掀起新一轮攻坚热潮,进一步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

“抓招商、促发展”专项行动就是突出抓招商引资,是市委、市政府推动福州新一轮发展的大招、真招、实招。把项目引进来、落下去,才能加快培育形成“142”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福州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这一任务,我市通过158天的招商攻坚,大幅度提前完成,共落地大数据、物联网等大项目、好项目273个。当前正在全力推进“招商2017”,力争到今年12月底,全市至少再落地200项大项目、好项目。

行动展开,精气神来,福州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实现GDP增长9.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增速位于全省第一位。

东进南下 建设滨海新城

承接历史,东进南下,福州从知道海的城市向真正的滨海城市跨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州迎来了“五区叠加”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州被省委、省政府赋予义不容辞的“排头兵”使命: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挑起带动全省发展的大梁。

2017年2月13日,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审慎决策,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滨海新城建设。

“建设滨海新城,是福州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落实‘东进南下’战略构想的重大实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福州要当好排头兵新要求的一个有力举措。”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倪岳峰表示,“我们将以快的节奏、快的效率、快的行动,举全市之力推进滨海新城建设,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贡献。”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城市赖以立身的“筋骨”。为锻造好产业“筋骨”,围绕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我市致力产城联动,坚持高点起跳,选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数据产业,作为滨海新城产业建设的突破口,让滨海新城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大数据中心。

一座新城,一片创新高地,一个全新的大数据产业正风起“云”涌。截至目前,以培育发展大数据等高端产业为导向,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对接项目129项,落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等70个大项目,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已于4月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形成了集聚发展的强劲态势。

关注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按照省委部署要求,今年3月起,福州展开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作为我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攻坚是永泰县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永泰县逐渐摸索出多种扶贫模式,以梧桐镇春光村、嵩口镇溪口村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正利用产业扶持的春风,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闽清有贫困户803户,今年将全面实现脱贫目标。针对“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防止返贫”的精准扶贫难题,闽清县逐步探索出不少好做法、好经验,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今年是罗源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收官之年。面对191户、576人的脱贫任务,县里不仅通过金融扶贫为贫困户“输血”,更重视通过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脱贫“摘帽”正稳步推进。

脱贫攻坚战只能打赢,必须打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脱贫明确了时限:确保2017年现行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去年8月以来,我市聚焦民生关切,创新民生工作理念,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持续深入推进地铁建设、城区治堵、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火车南北站综合治理等攻坚专项行动,实现了地铁1号线(一期)提前通车,舒缓了城区交通,实现了城区水系从“九龙治水”向“统一作战”转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不断提升。

一线考察 提振干部精气神

2017年1月6日,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周正式全线投入试运营。

作为我省第一条地铁线路,全市人民高度关注地铁1号线,热切盼望早日通车。去年9月3日,市委、市政府把提速地铁建设作为百日攻坚的标杆工程,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进度。

这期间,一线考察干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地铁建设作为一线考察干部的主要战场,市委研究建立了简单、可操作、管用的考察机制。“一线考察”这根指挥棒,迅速激发起广大干部的精气神,扬起所向披靡的强大攻坚气势,为1号线提前通车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线考察干部机制,注重的是在急难险重任务和日常工作一线考察干部,推动一线培养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到一线建功立业、推动发展。根据市委部署,市委组织部组建了8支考察组,对市管干部开展一线考察;各县(市)区和部门共组建197支、1252人参与的一线考察干部组,实现对全市4万多名干部全覆盖。

一线考察,要者有三:通过动态跟踪、节点对账、列席旁听、明察暗访、综合研判等办法,全面掌握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表现情况;探索推行“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的“四评”考察法,进一步加强对干部日常工作一线考察;推进工作任务项目化、具体项目清单化,通过收集“责任清单”、掌握“问题清单”、核实“成绩单”,精准评价干部工作表现。

如今,地铁建设、百日攻坚、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效,环境保护、水系治理、精准扶贫等重点任务一线考察激战正酣。同时,市县两级充分运用一线考察、日常考核和民主测评结果,提拔重用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较好地树立了注重一线、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努力赢得尊重,付出就有回报。新的一年,我市仍将不断完善一线考察干部的机制办法,想方设法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以更加崭新的精神风貌,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在“建设新福州、当好排头兵”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福州日报记者 朱毓松)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