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非遗演出亮相福州南公园 边游园边赏节目

台四小的学生们演奏十番音乐。

福州新闻网6月1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文 张旭阳/摄)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自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正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此,福州市非遗中心举办了非遗宣传系列活动,希望让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活,发扬光大。

这系列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琉球亭里,孩子们奏起十番音乐,乐声时而粗犷热烈,时而优雅抒情;长湖湖畔,大姐大妈们戴上大头面具,撑着油纸伞,扭腰摆臀,大跳“十二婆姐阵头”送平安;连理亭里,不仅能欣赏汉服,还能动手串茉莉花、做香囊……

10日上午9时许,为迎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公园办起了“非遗游园会”,展示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保护成果。此外,市群艺馆(福州市非遗中心)还举办了海丝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会及非遗基地活动,组织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象园木雕等非遗作品参加首届福建省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大展等。

亮点1

非遗演出进公园边游园边赏节目

南公园内展演了国家、省、市级非遗名录中表演类项目(茶亭十番音乐、评话、伬艺),有舞狮、十二婆姐、电音三太子、福州语歌曲、民俗舞蹈等。

这些非遗展演项目分散在公园的亭台楼阁里表演,市民一边赏园,一边与非遗相遇,觉得特别“美”。

“很像是古时候的游园会,穿过烟雨廊,听到乐声不见人,待爬上假山,看到亭子,才发现是一群穿着民族服饰的孩子在演奏十番音乐。下了假山,绕湖一周,还可以欣赏到汉服、舞龙舞狮、十二婆姐……”一名在公园里散步的老人赞叹:“今天来对了。”

非遗演出亮相福州南公园 边游园边赏节目

舞狮及“十二婆姐阵头”表演。

亮点2

与传承人面对面更了解非遗文化

记者在园内的桑拓馆看到,馆内展示中国结、剪纸、扇面画、林氏膏药拍打疗法。

剪纸展位上,市剪纸学会副会长董雅萍手中的剪刀和纸页上下飞舞,一个个形象很快便跃然纸面。她向观众介绍一条剪纸围巾,上面有蝴蝶和小鹿:“蝴蝶代表福建福州,鹿代表一带一路,都有特定的寓意呢!”

在市级非遗林氏药膏拍打疗法摊位上,几位依姆排队等待体验传统医药的神奇魅力。

桑拓馆外是长湖,湖畔陈靖姑信俗《十二婆姐送平安》正在演出。乐声中,头戴“大头娃娃”面具、手持油纸伞的十二婆姐,扭腰摆臀送平安……陈靖姑信俗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十二婆姐是陈靖姑信仰所衍生。

在琉球亭,台江第四中心小学的孩子正在演奏《莲花串》。这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茶亭十番音乐。据施惟老师介绍,台四小设有少儿茶亭十番培训基地,平时他和十番音乐的老艺人们会一起指导孩子们彩排。他认为,对于十番音乐的传承,不仅要保留最原始的演奏方式,也要加入新的编排,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和熟悉。当天,茶亭十番音乐的省级传承人卓越也来了,对孩子们的表演水平特别欣慰。

亮点3

不仅可看非遗项目还能动手领略魅力

此次非遗展演,还集中了福州市优秀传承示范基地选送的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让群众不仅有得看,还能动手体验。

在南公园的连理亭,除了展示传统的汉服,市民还可以亲手制作茉莉花串、香囊,体验香道。在连理亭边,福州市非遗油纸伞项目传承人严磊带来了50把油纸伞。这些伞撑开后放在长湖边,更添了几分诗意,吸引许多游客拍照。严磊告诉记者,他在白马河畔的传习所已开了两个月,不仅传授工艺,还让大家亲手制作。此外,在公园内的博物馆二楼,十多名小朋友正体验扎染,这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民间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据了解,园内还举办宣传展,用展板的形式介绍福州市非遗项目相关知识,并制有非遗宣传应知应会手册,免费发放给市民。

责任编辑:陈锦娜

相关阅读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