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新闻网6月30日讯(记者 邱陵)城市更新,不少老地名随之消逝,如何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引起市九三学社和市民革的关注。30日,市政协召开“加大对福州老地名保护的建议”对口协商会,并组织提办单位人员实地走访得贵路、潘墩路,为保护老地名建言献策。

建议:开展老地名保护工程,珍惜有文化沉淀的老地名

市九三学社在提案中称,近年来经常出现随意改名和地名“洋化”、“西化”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建筑或楼盘小区显得尤为突出,出现诸如“XX天下”、“XX国际”、“XX宫”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洋怪重”的地名。“这些看似时髦的地名,其本质是市场营销手段,无法传承历史文化,更无法承载乡愁,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地名文化。”

福州有大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地名。比如,因欧冶子炼剑而得名的冶山、欧冶池,以行政机构为地标命名的盐道前、总督后、布司埕,寄托士大夫梦想的朱紫坊、光禄坊、衣锦坊、郎官巷,有着美丽民间传说的能补天巷、渡鸡口、钱塘巷,彰显独特温泉文化的温泉路、金汤路,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择日街、花巷等。

为此,市九三学社建议,在旧城改造中,路、街、巷必须保留老地名;公交站点的名称应使用老地名;在新建建筑、旧城改造时,应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能用老地名的尽量不改,老地名不合时宜的应精心考虑有文化内涵且与当地相关的新地名。

市民革也建议,开展老地名保护工程,编制福州地名规划,对于现有老地名的撤销和更名都要慎重研究论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尘封的老地名点化成鲜活的历史,扩大福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回应: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保护地名文化两手抓

该提案被列入今年市政协重点对口协商课题,作为福州地名管理部门,市民政局回应表示,当前在在加强城市地名管理工作中,认真抓好城区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2016年5月,该局制定了《福州市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征求了市经信委、交通运输委、城建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的意见,修改后报市政府审批并予以公布实施。《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力推动了福州老地名保护工作。

对于新建道路,市民政局提出“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体现规划、好找好记”的命名原则,即所命名的标准名称含义要健康,同时还要反映当地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使名称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统一。

拆迁或改建道路时,采取直接引用或优先移用原来的街巷名称来命名;对一些因开发建设而面临消失的村庄,尽可能引用原村庄名称来命名新建道路,如:鼓楼区的公正一路、公正二路,仓山区的义序路、凤冠路、胪雷路等。

在清理整治不规范的地名工作方面,按类别不同分别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牵头进行清理整治。

住宅区(楼宇)名称由市民政局负责摸底、梳理,并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清理整治。对于住宅区(楼宇)使用时间较长,已约定俗成并被群众所认可的楼盘名称,采取过渡性办法进行整改,如在不合规范的楼盘标识前面加挂核准的标准名称。对于今年以来核准的住宅区(楼宇)名称,责令其严格按照核准的名称对外公布使用。

酒楼、饭店等店名名称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牵头,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委等部门会同当地政府联合整改。对未经审批的住宅区(楼宇)户外广告名称,属于违章设置的,由市城管委进行拆除。

公交站名由市交通委负责清理整治。交通部门引用开发商擅自起的楼盘名称作为公交站名的,采取过渡性措施进行整治,在公交站点前面加标注其标准名称,待群众习惯后再删除此前的标识,逐步引导群众使用标准地名。

2016年,市交通委出台了《福州公共交通站点管理办法》,针对“老地名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首先要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其次要兼顾福州的历史文化以及市民的认知习惯,优先考虑站点所在的社区、道路、街道、乡村等名称。

此外,目前福州已公布两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录。2016年,市民政局与市历史文化名城管委会合作,经专家学者论证,议定了首批老地名保护类别及保护范围。今年6月,福州市政府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录。其中,涉及50条路、17条街、20个地片名称、22个路口、8条坊、43条巷、8个里、4条弄,加上第一批受保护的老地名名录,共计171处。

责任编辑:金林舒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聚智谋远,穿越周期,首届两岸金融交流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