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海峡网7月3日讯 (海都记者 黄义伟/文 肖春道/图) 2017海都·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启动以来,爱心潮涌。6月21日,海都报推出1号谢晓佳和2号郭雅婷两位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反响热烈。高考成绩揭晓,郭雅婷高居文科全省第三、莆田第一,助学组与她的家人老师倍感欢欣鼓舞。谢晓佳也取得理科467分的高分,莆田的谢氏委员会宗亲看到海都报道后,特地从深圳赶回莆田,希望帮助谢晓佳;市民林先生认捐她四年学费,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福州依伯顶着烈日来到报社,委托海都记者为晓佳送上1000元钱。此外,助学组还收到福州柳河路的王心宇寄来300元助学款,海都记者将统筹分发给本年度寒门学子。

日前,在罗源团县委的帮助下,海都助学直通车走进罗源当地寒门学子的家。

探访罗源寒门学子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活

父母多病 成绩好想读医学

罗源县鉴江镇呈家洋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目前还没有公路直达,车到山下后,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村子。吴家金就住在村子里,要爬过山路,才能上学。

吴家金的父亲在湖北打工,开采石头,曾经在工地上受过重伤,现在干不了重活,收入不高。他的母亲在罗源城关打零工,多种疾病缠身,一年要住院好几次,多年下来开销数万元。而吴家金的老家,还有70多岁的奶奶、智障的大伯以及双腿残疾的二伯,三人的基本生活费用还要靠家金的父母接济。

家金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从小就离开家乡到城里读书,一家三口聚少离多。每次看到同学们在父母面前撒娇,他的心里特别酸涩,“我没别的念想,就是拼命读书,以后赚钱了,把爸妈接到一起住,不要这么辛苦”。高中三年时间,他的成绩保持在年段前20名。高考结束,他经过老师的介绍,帮助一家单位整理材料,一天下来,可以赚到80到100元。

“我打算读医学专业,想治好妈妈的病,也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能帮助到其他病人。”吴家金说。

探访罗源寒门学子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活

低保户家庭 汉堡店打工赚学费

记者到达林欣仪家的时候,正好下着瓢泼大雨,欣仪从她打工的汉堡店冒雨赶回来,劈头就是一句,“真不好意思,我只能请假一个小时,不然老板会扣钱。”

林欣仪的家在罗源松山镇树柄村,是低保户。父亲本来是家里的壮劳力,开货车运石头,收入尚可,2010年,父亲翻了车,左手被压断,多年来闲居在家。她的母亲打零工,最多时一天也只能赚数十元钱。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

欣仪平时成绩不错,但高考没有发挥出水平,成绩有点尴尬。她不愿意就此放弃读书的机会,几天来翻看各地招生信息,想选择语言类专业,但被学费吓坏了。眼下她在一家汉堡店打工,一个月大约能赚2000元,她希望能有大学启动资金,今后再靠兼职凑齐学费。

探访罗源寒门学子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活

父母是渔民 从小独立生活

于丽琴高考后就在城里的一家培训机构里打工,她是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人,但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老家了。老家很简陋,是海边石头搭的屋子,低矮的两层楼,楼上楼下各一间。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她从小到大的奖状,风雨侵蚀,已经有些斑驳模糊了。

于丽琴的父母都在海边打零工,替人开海蛎,父亲长期弯腰劳累,落下了慢性病,动手术也未见好转。她的母亲因为年轻时脚长期泡在海水里,左脚水肿变形,落下残疾,行动不便。父母没有文化,更无法出远门打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独生女身上。

于丽琴读小学的时候,就在城里的学校寄宿,养成了独立的性格,遇到困难挫折,一个人默默承受。她希望能考上大学,未来当一名老师,让父母过得轻松点,再好好教导像她一样的穷孩子读书。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武夷山三茶集团举办2024年新式茶饮展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