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党风带民风 再使风俗朴——福建长乐移风易俗实践调查

党风带民风 再使风俗朴——福建长乐移风易俗实践调查

长乐首占上洋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

新华社福州8月2日电

参加婚丧喜宴不仅不要随礼,还能收到主家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元的红包;有钱的摆阔摆上几百桌,没钱的“打肿脸充胖子”四处举债;主家不知请的客人是谁,来客也不认识主家……

曾几何时,在沿海侨乡福建长乐市,婚丧喜庆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分发红包之风甚嚣尘上,“结不起婚”“死不起人”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

去年以来,一场“清风运动”让多年的歪风陋俗得到了根本整治,群众如释重负,拍手称快。

这场移风易俗的实践是如何进行的?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新华社记者近日在长乐进行了调查。

“面子”成了心头之痛

7月17日中午,在长乐市营前街道长安村的“长安四林祠堂”里,一场丧宴正在举行。林家三兄弟依当地习俗在祠堂里为去世的母亲举办丧宴感谢亲友。

“以前起码要七八十桌,最少给每人分200元,现在新办简办,至少能省十五六万。”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林岩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里已经办了4起红白喜事,已经不再“分钱”了。

这种变化,赢得了村民们的真心点赞。

“过去比谁分钱多,不仅给大家带来了经济负担,也带来了精神负担。孝顺应该在生前,让老人安享晚年,生病了有人照顾,而不是去世后分钱炫耀。”林家三子林章说。

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和“分钱”的陋习,在长乐已有多年历史。作为名副其实的侨乡,长乐常住人口70多万,在外侨胞就有50多万人。当地人十分看重宗族乡里关系和传统仪俗,有“有裙无裤红白喜事也要顾”、婚丧喜庆讲“面子”的乡俗文化。同时,当地民营经济发达,以纺织产业为主的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达380余家,长乐人在外地兴办了大量钢铁产业,有“在内纺织、在外钢铁”之说。

“‘分钱’的习俗,发源于早年民间的‘分祭’,即主家给送殡乡亲分些点心以表答谢。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华侨归国‘会亲戚’办宴席、答谢亲友,尤其是大量民营企业主发家后推波助澜,使得操办规模和红包金额不断水涨船高,炫富比阔、铺张浪费之风泛滥开来。”长乐市委书记许南吉说。

据介绍,在2013年前后,风气最盛之时,已演变为逢宴必“分钱”的地步——家庭条件一般的群众操办婚礼,酒席一般要30~80桌(每桌10人),每人随桌发200~500元红包,经济比较困难的也要发100元;操办寿宴丧事时规模和发钱数额更是远甚于婚礼。私营企业主等富裕人群操办时,酒席规模动辄二三百桌,随桌发放现金均在每人1000元左右,有时来宾每人能分到四五千元……

风气愈演愈烈,危害越来越深。

民营企业主借机大肆宴请当地党员干部,将其作为比阔气、攒人脉、撑信用的平台,导致政商关系不清,诱发廉政腐败风险。

“对主家来说,面子不仅体现在宴席桌数和红包大小上,更体现在来宾身份上。一些私营企业主请领导干部时,还专门留几桌让其帮忙请别人来,认不认识无所谓。”福州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廖友新告诉记者。党员干部跟风参与,极大助长了歪风陋俗。

受“面子”影响,普通老百姓也被“绑架”,条件好的盲目跟风,条件差的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有的子女怕被人瞧不起,四处举债操办;有的兄弟姐妹经济条件差距较大,为操办老人寿宴丧事出钱多少而争执反目;有的老人怕过世后让晚辈负担太重,有病不吃药给子女攒钱;有的年轻人相亲要看对方家里健在的老人多不多,怕负担不起;有的已经有了孩子,却不敢结婚办喜宴……

“结不起婚”“死不起人”,这些苦叹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的心中之痛。痛定思痛,一场移风易俗的变革在当地也开始萌发。

在“较真”二字上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东家是我们村众人皆知的孝子,他们没有必要用分钱的方式来表达什么,我相信他们的老母亲在天有灵知道这个事,会支持的,会感到欣慰的。从今天起,我们凤洋村的红白酒宴,不再分钱!”

2016年12月24日,一条视频“刷爆”了海内外长乐人的微信朋友圈,金峰镇凤洋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飞在村里一场丧宴上的现场讲话获得无数点赞。

“一开始确实没人愿意站出来带头,主要是怕被人说闲话,没面子。老百姓被‘绑架’下不了台,我们就要为他们‘站台’‘撑腰’。”这位“网红”村支书说。

风气之渐,往往积习日久。移风易俗,则必雷厉风行。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事实上,针对这些陋习,长乐此前也进行过治理,但收效甚微。这次,我们在‘较真’二字上下功夫。”许南吉介绍,去年9月,在福州市纪委集中开展的“一县一专项”整治工作中,长乐把移风易俗作为整治主题,下定决心向歪风陋俗宣战,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正视问题,在思想认识上“较真”。

2016年12月13日,一场“千人大会”在长乐市人民礼堂召开,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参加,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总动员,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倡议书、宣传栏等各类媒介,将移风易俗的“战役”部署传达到所有街道镇村,到达每一个“神经末梢”。

抓住“牛鼻子”,在整治措施上“较真”。

“移风易俗工作从哪入手?我们分析后认为,要抓住党员干部和企业家这两个重点群体,抓住两头自然带动一片。”许南吉表示。

对党员干部强调纪律突出监管。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科级以上所有干部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的情况,每月都在媒体上公示,包括宴席时间地点、与主家关系、办了多少桌、有无发钱发物等具体信息,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

对民营企业主多措并举进行“约束”。号召龙头企业带头,推动行业协会自律,并将移风易俗情况作为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列入重点扶持对象的重要依据。

“以前请领导来捧场,请谁不请谁都怕得罪人,企业家也很累,因为永远都有人比你有‘面子’。说实话,现在干部不允许参加了,大家也都轻松了。”长乐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表示。

聚焦重点,在监督问责上“较真”。

去年底,因为几名分管干部违规参加企业组织的婚宴,松下镇党委副书记游金盾受到诫勉谈话处分,被取消镇长候选人资格。

“虽然我本人并没有参加,却仍然被追究责任,这件事当时在长乐引起了不小震动,确实让大家感到市里开展移风易俗是动真格的了。”游金盾说。

长乐市纪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9月至今,长乐已经查处7起顶风违纪问题,给予党政纪处分15人,同时坚持“一案双查”,已对7名领导干部实施问责,压实“两个责任”,强化震慑效应。

“红白理事会由老人会会长担任理事长,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走进航城街道琴江村,村口宣传栏上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十分醒目。

自去年9月至今,长乐共修订完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260份,建立红白理事会260个,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

移风易俗,顺应群众期盼,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了邻里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风尚。

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长乐移风易俗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大操大办的歪风陋习得到遏制,现场发红包现象基本杜绝,婚丧喜庆简办新办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日本监管机构将责令谷歌停止垄断行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