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医者警魂 7年收治两千重症犯人,没有一个人退缩

建新医院工作团队

医者警魂 7年收治两千重症犯人,没有一个人退缩

省建新医院传染病区管教、护士协同为艾滋病重病服刑患者喂饭

海峡网1月22日讯 (海都记者 陈恭璋/文 黄启鹏/图)他们是警察,也是医生;他们每天都要直面艾滋病、肺结核、肝病这些传染病;他们常年与重症传染病服刑人员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还要冒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从死神手上抢人。因为怕家人牵挂、朋友担心,他们的名字和部门名称不敢同时公开出现。

他们就是福建省建新医院(又称福建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传染病区医护管民警团队,这支25人的队伍,担负着全省政法系统在押人员传染病防治的重任。7年收治2000名患者,4次发生职业暴露,2人因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

最年轻的团队 没有一个人退缩

福州市西洪路西门坑里57号,高大的围墙、四周环绕的铁丝网、巨大的铁门,让它和周围建筑明显区分开来,这里就是建新医院。

进入铁门,道路尽头出现一栋独立的四层小楼,小楼四周又是高墙和铁丝网,这里就是传染病区,四层小楼分别关押着来自全省政法系统的艾滋病、肺结核、肝病重症在押人员。

“恐惧,肯定是有过。”40多岁的传染区医生黄警官说,传染科是2010年成立的,和大部分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他面对传染病重症人员,也曾有过紧张、恐惧、犹豫,但他没有退缩。包含他在内,这个团队共有6名医生、12名护士、7名管教民警,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是全省监狱系统最年轻的团队之一。

他们都曾经历过思想斗争,然而,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要求调离岗位。

4起职业暴露 2人牺牲在岗位上

在传染区工作,最危险的挑战,无疑是面对那些已经发病的艾滋病服刑人员,他们对改造和生活失去信心,往往病情危急、情绪不稳,一不小心,就会使民警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

所谓的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成立传染区以来,发生过4起职业暴露。

一民警跟记者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位姓谢的医生,他的家人至今不知,8年前他突然白头,就是一次职业暴露的缘故。当时,谢医生给一个艾滋病在押人员做肾积水手术,皮肤上的小伤口意外被血液喷溅到,在场的护士吓哭了,虽然做了应急处理,但仍被疾控中心评估为有感染风险。这次职业暴露让谢医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吃了半年治疗药物,吃不下、睡不好、呕吐、皮疹、肝肾功能受影响……一年后,危险期度过,感染排除,但这段度日如年的经历给只有30多岁的他留下满头白发。

一位麻醉医生高龄怀孕,孕期四个月时,她给一名病犯做深静脉穿刺,病犯因疼痛用力挣扎了一下,针头弹了出来,刺入她的手里……在这一刻,或许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正孕育着生命的女子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熬过接下来的孕期,直到孩子出生复查排除感染,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护士小梁、医生小林,职业暴露过后,依然坚持了下来。而科室原主任张美卿和管教中队原中队长阮文斌,则因过度劳累,错过治疗最佳时期,患上癌症,牺牲在岗位上。

不仅治身体的病 也治心理的病

重症传染病犯人,更容易出现厌世、报复等负面情绪。为此,团队民警不仅要医治他们的身体疾病,更要治疗他们的“心病”。比如,对艾滋病服刑人员来说,有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刑期可能比寿命还长,身体、心理极度敏感和脆弱。为了尽快拉近距离,取得病犯信任,传染科的医务人员经常不戴手套,不穿防护服。

杨某一直记得,正是建新医院传染区民警们,几次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2010年,临近春节,因并发严重的真菌性肺炎,杨某命悬一线。腊月廿八,外院两位专家会诊后,均认为死亡的可能性极大。按要求,患者若有濒死征兆,应及时迁出艾感病房,不让其他病犯看到其死亡的场景,以免引发情绪波动。

迁出病房就意味着死亡,民警几经考量,决定暂不将杨某迁出病区。治疗用的药物输液时需要避光,春节期间无处购买避光输液设备。团队民警就用黑色塑料袋将输液管缠起来,又将输液时间定在晚上。这年大年三十,当万家团圆时,这些民警戴着口罩,静静地站在黑暗的艾感病房里,听着杨某的呼吸声……100天后,杨勇病灶吸收,出院。

“我们救治的不仅是病犯的身体,还有他们的灵魂。”在建新医院党委书记陈万发看来,只要艾滋病犯的“心病”治好了,其他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坚守拯救身心的职业道德,维护宪法赋予罪犯的生命健康权,也是为了“让艾停止,将爱传播”!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