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他把“穷脏乱”变成“廉富美”

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党支部书记俞魁 他把“穷脏乱”变成“廉富美”

俞魁(左三)与村民探讨秋葵种植。

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党支部书记俞魁 他把“穷脏乱”变成“廉富美”

【成绩单】

俞魁,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党支部书记。从2006年至今,他带领全村构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带动全村投资680万元,完成1800米环村道拓宽、美化,整治2000米河道和120栋裸房外立面,提升古民居景观,建成综合文化广场、多功能活动场所等;成立以村集体控股的家庭农场,促进村财和村民增收,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1500元。2016年村党支部获评省、市优秀党组织,霞溪村还获评了省最美休闲旅游乡村、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等。

2015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获评福州市第35届劳动模范;近日,他获评2018年福建省劳动模范。

海峡网5月4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张文 文/摄)对俞魁来说,这个“五一”小长假很忙。在3天假期里,他既要紧盯村里美丽乡村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又要接待到村里农场和廉政文化示范点观光的游客。

霞溪村从过去多项指标在白中镇排名倒数第一,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廉政文化示范村。变化如此巨大,离不开俞魁的带领。

抓时机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农田掩映在山水间,一条小溪穿村而过,这里有百年水车、木桥长廊、柳树河堤、党员议事亭……记者“五一”假期走进霞溪村,看到了一幅整洁干净的美丽乡村景象。

“你很难想象,过去我们村的穷脏乱。”说起往事,俞魁直摇头。

是什么,让霞溪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关键就在6年前的那次“迎难而上”。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吹来,俞魁带领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将河道整治、绿化、配置垃圾桶等举措逐一落实。

短短几年,修水渠、建公路、装路灯、开展绿化……霞溪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新建了面积近6亩的文体广场,广场里有篮球场、舞池、廊桥、议事亭等。霞溪村美丽乡村提升项目也已启动建设,将于7月完工。

摘穷帽

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过去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收入,为此俞魁动员在外务工党员回村带头致富,尝试家庭农场模式,进行蔬菜种植及生态养殖。2015年,村里成立霞美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户统一种植秋葵和芋头等农作物,同时养了8000只毛脚鸡。

俞观希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跟老伴相依为命。他具有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2015年年底,被安排进入农业合作社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固定收入,他家在2016年底彻底脱贫。

一人一户脱贫,远远不够。霞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1人,村里通过就业转移、政策兜底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全部脱贫。

去年合作社营业收入达到100万元,利润15万元,最后村里分成6万元,入股村民每户分到几千元至1万多元不等。

促提升

补齐精神文明建设短板

在霞溪村,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和群众收入,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

“要抓物质扶贫,更要抓精神扶贫。素质提升了,思想观念才会改变,文明乡风才会形成;文明乡风形成后,又能反哺村庄经济建设,巩固发展成果,形成良性循环。”俞魁说。

霞溪村现有1000多人,还有3000多人移居海外。为此,村里以俞氏宗祠为平台,以血缘亲情和传统乡俗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成立村老年基金协会,弘扬尊老敬老传统。“村里7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补贴30元,80岁及以上补贴50元,90岁及以上补贴80元,2012年以来从没断过。”70多岁的村民俞端平说。

2017年,霞溪村廉政文化示范点被评选为“福州市十大廉政文化示范点”。村里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驿站以及移风易俗宣传队、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等众多志愿服务队,把老人、妇女、老党员等力量发挥出来,在环境卫生、净化民风、帮扶脱贫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村里一名企业家,在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队倡导下,把搬家省下的1万元酒席钱,捐给了村老年基金协会。

对于村庄未来,俞魁自信地说,村里上下一条心,没有什么事干不成。下一步村里打算引资,把一处山涧改造成游泳池、鱼塘等景点,与村里公园、观光步道等连成一片,让乡村旅游成为村里的“金矿”。

采访手记

村干部要有股拼劲

采访中,俞魁说得最多的是“村干部要有股拼劲”。做农村工作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比如群众满意度、资金瓶颈等。面对困难,霞溪村干部们除了主动作为,还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比如围绕“党建·人才·资本·项目”对接促成村里发展种养殖业;通过助力扶贫建乡风,进一步凝聚村民发展信心。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泉州向金门供水六周年 累计供水超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