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西湖公园有意恢复“铁拐李”石雕 七旬木雕艺人自荐

福州西湖公园有意恢复“铁拐李”石雕 七旬木雕艺人自荐

象园木雕老艺人叶祖应在做木雕。

海峡网8月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杨勇/摄)福州晚报3月份报道了热心读者葛椿建议恢复建于民国、毁于“文革”的西湖石雕“铁拐李”的消息,引起了有关单位和许多市民的关注(《“老福州”想恢复西湖“铁拐李”石雕》)。不少读者来电赞同恢复西湖这一处历史文化景点,有的还提供“铁拐李”的线索或老照片。听说西湖公园管理处有意恢复该景点,有的读者还推荐老艺人来帮助还原这一历史文化景点。

律师黄先生和画家郭先生均推荐了省级非遗项目福州象园木雕工艺的老艺人叶祖应。“老人76岁,他的铁拐李和达摩刻得很好,我家就收藏有他的作品。他的儿子是学院派象园木雕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叶国强。老人看了福州晚报的报道后,让我帮助联系记者。”黄律师说。

记者应老人之邀,到他家一探虚实。他将得意之作一件件拿出来:有《苦行僧》、《铁拐李》、《仙岩灵猴》笔筒、《福禄寿喜》、《弘一法师》、《刘海砍樵》、《李清照》等近10件,全是黄杨木刻,运用了圆雕和镂空等手法,其中古典人物居多,仅苦行僧、铁拐李就有四五尊,或立、或坐、或卧。苦行僧瘦骨嶙峋,老寿星慈眉善目,众猴活灵活现。“我铁拐李刻过10多尊,光立像就有五六种。我的雕刻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别人刻不好的地方,我要改过来。”老人一口福州话,嗓声洪亮。

老人珍藏的一尊立像铁拐李,让记者爱不释手。它高10多厘米,宽5厘米,重半斤多。“铁拐李”身穿破袈裟,背着葫芦,拄着杖,歪着头,笑呵呵,人物刻得传神、精细,连细节都不放过。“铁拐李”的络腮胡、脚趾甲、树瘤都刻出来了,直径二三毫米的树根状拐杖,根须与杖之间的微孔都历历可见。它的底座更是与众不同,“盘根错节”。

“我雕底座与雕人物一样花心思,甚至比雕人物还花工夫,为的是锦上添花。”这么小的铁拐李立像不能用刀斧砍,完全靠手工一刀刀凿出来。常常是刻三尊要丢两尊,因为木头是夹在两膝盖间凿,稍不小心打滑了,拐杖就刻断了。老人的膝盖常被木头顶出血来。

木雕的工艺流程分为选材、去皮、画样、雕刻(包括粗胚和细工)、修光、磨光、上色和打蜡等步骤。从选料到雕刻,老人自己做,修光和磨光分别雇人做,上色和打蜡由老伴郑敬英完成。上述这尊铁拐李,仅雕刻就要花一周时间,用30多把刀,全部作品完工要一个多月。

叶祖应20多岁起先后师从福州象园派木雕大师徐炳钗和阮宝光,学刻动物和人物,从艺至今有50多年。他擅长刻苦行僧、铁拐李、福禄寿喜等古典人物,以及蜻蜓、蝉、螃蟹和笔筒等题材。以前一天刻到晚,如今他76岁了,一个多月前才做的胆结石手术,但仍每天刀耕不辍。他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静坐3小时,这是他能承受这个力气活的保证,也因此很熟悉坐佛的雕刻。最近福州酷暑,他仍每天清晨6点多就坐在阳台,刻上3小时。

老人作品获奖多,也受到收藏者的喜爱。他的《福禄寿喜》在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评选中获特别金奖,2003年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李清照》《参禅》《助人为乐》等作品连续在福州市第9届、10届、11届工艺美术“如意奖”大赛上获奖;他的角雕作品《柳蝉》《蜻蜓》在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家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奖。

“现在福州象园派木雕很少人做了。人总会死,但作品可以留下来,我想多给世人留下作品。这次手术后,我这种想法就更迫切了。我想在收刀之前‘承包’西湖铁拐李石雕。”老人说,他年纪大了,不能爬上爬下了,但他会邀请石雕老艺人一起设计,并指导石雕工人来雕刻。“这是让全福州人民看的东西,我保证把它完成好。”据悉,老人近期将到西湖公园,与公园管理方具体商讨此事的是否可行。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10月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小微企业活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