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他们用汗水记录福州经济发展

海峡网3月25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连续多个月没有周末和午休时间,要么碰头培训或解决问题,要么拿着数据采集终端(PAD)上门登记……目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进入冲刺阶段,福州8000多名普查员忙得脚不沾地。工作“白加黑”“5+2”,上门经常吃闭门羹,业主电话打不通,普查对象态度不好……记者昨日采访了数位经济普查员,了解他们用汗水记录福州经济发展的故事。

“老经普”奋战在普查一线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启动后,全市8000多名普查人员需要登记我市50多万个普查对象的相关情况,这是我市社会动员最广泛的一次普查。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鼓楼区企业众多,特别随着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复杂业态不断涌现,经济普查工作花时间、耗精力:有的企业不配合,跑10多趟才找到人;大企业层级多,有时一个数据一周都拿不出来。

华大街道统计站负责人廖福来第四次参与经普,他的感受是,这次经济普查的内容明显增多,普查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都要全面摸查,更要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不仅项目多而且分类细。作为一名“老经普”,廖福来不仅奋战在普查一线,还要担起培训经普“新兵”、答疑解惑等任务,“5+2”“白加黑”是常有的事。

东街街道经普办主任郑亮因为工作电话不断,手机每天要充电三次。东街街道的经普团队有79人,一半以上是新手,面对辖区的7000多个普查对象,郑亮表示,作为团队“带头人”,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不能缺席一天。

涌现出一批

经普指导“活手册”

“我们的工作状态用一个字形容,忙。”温泉街道营商办主任、经普办负责人黄舒航说,温泉街道普查对象有7400多个,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合计113人,普查启动以来周末都需要加班加点,晚上经常组织普查员培训或解决问题。

黄舒航是第二次参与经济普查工作。他说,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小企业和个体户:补衣服小铺、看车收费点等都是普查的对象,而很多个体户对普查工作不理解,有的坚持说全年没有收入,还有很多小企业流动性大,电话辗转多次才核查清楚其下落。

温泉街道河东社区经普指导员王熹旻,在校时学的是通信专业,在街道负责楼宇工作,虽然与企业接触不少,但对财务并不了解。为了做好经济普查工作,他与普查员一起学习。一次次的答疑解惑,一次次的经验累积,让王熹旻成了四经普“活手册”。因为平时和企业打交道较多,关系比较好,他就请企业工作人员提早准备好资料,以便普查员一到就能登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全市,像王熹旻这样的四经普“活手册”数不胜数。

普查员走街串巷查漏补缺

仓山区建新镇江滨社区工作人员陈萍,这次被抽调为经济普查员,负责社区100多个普查对象。昨日,她来到社区一家培训机构,用PAD录入企业信息。这不是陈萍第一次上门,因为培训机构只有晚上和周末上班。

“江滨社区辖区内90%的普查对象是店铺,普查难度大。”陈萍说,为了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她每天带着PAD走街串巷,看到普查对象开门了就入户。但工作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一些普查对象对经普工作不了解,担心数据填报会导致信息泄露。对此,陈萍一次次登门拜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解释普查目的、意义和《经济普查条例》,并告知所有数据只用于普查工作,严格保密,逐渐消除了普查对象的顾虑。

为了确保数据质量,陈萍每次录入后都会进行初步审核,有一次,她发现普查对象填报的从业人员期末数与实际不符,一家餐饮个体经营户填报从业人数8人,但陈萍看到在店里工作的,包括老板、收银员、服务员在内,至少有11人。原来,店老板未将自己与实习员工计算在内,陈萍解释说老板的收入与营业额密切相关,实习也有领劳动报酬,因此需要一同纳入计算从业人数。陈萍的耐心解释,得到了店老板的认可,及时修正了录入指标。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