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两岸博士考察船政史迹

两岸博士考察船政史迹

两岸船政文化博士考察团在闽安古镇考察。

两岸博士考察船政史迹

两岸船政文化博士考察团参观船政家风家训馆。

海峡网6月17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管澍/文 杨勇/摄)15日,两岸船政文化博士考察团来到马尾船政家风家训馆、亭江炮台、闽安古镇考察船政史迹。

从船政人物“小家” 看历史上的“大家”

参加过多届船政文化研讨会的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詹翠钰在船政人物“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风家训面前驻足良久。

詹翠钰说,因为是本家,她对詹天佑十分关注,在这里她看到了一个生平更加详细、人物更加鲜活的詹天佑。詹天佑严谨遵循“一生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家训,并以敬业、廉洁、博学、睿智、务实、坚韧、友爱的品格,在业绩与人品上均获得了世界公认的赞许。

詹翠钰告诉记者,以前参观船政文化史迹,多是从整个时代大格局介绍船政文化,“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那个时代风云下的个人,了解了船政人物个人的小家,更加理解了那一代船政人物的家国情怀,很多疑惑也就迎刃而解。”

船政家风家训馆也给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博士生谢孟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记者,这让他一下子想到了导师目前在搭建的一个儒家思想关系的模型。“在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上,这些船政人物也很好地体现了本身的内在修为,是十分符合儒家五伦的。相较于西方外化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中国人更注重修炼自己,身教大于言传。先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风范影响了后辈,才有了这么多船政人物对中国海军事业的前仆后继。”

谢孟欣告诉记者,船政人物任光宇的任家就是最好的例证,1867年至今,任家有1200多人担任海军军官、战士,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才有“无‘任’不舰”的说法。

同为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博士生的房孟洁在参观完船政家风家训馆后,十分关心船政博物馆集群的发展。房孟洁说,近几年在台湾,十分流行将船舱、厂房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以文创为核心,发展成为特色街区,进行带状营销,不仅可以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本地年轻人,还可以将船政博物馆集群打造成为一个拳头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亭江炮台前 回望闽台合力卫国史

“我原以为这些战壕是从别的地方运石头堆砌起来的,没想到是糯米糊、沙、石头夯筑而成,还坚固无比,足见当时的军队也借鉴了许多民间的做法配方。军民团结一致,共同保护家园!”“山巅炮台的射程居然到达江面上6~8公里的范围……”参观亭江炮台的博士们热烈地讨论着。

亭江炮台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又称北岸炮台、南般炮台,与长乐的南岸炮台隔江对峙,扼守闽江,是闽江口近代海防的第二道防线,也见证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马江海战和抗日战争。

站在山巅炮台的小山包顶上,眺望江面,历史上的一幕幕仿佛在博士们面前鲜活地展开。来自台湾中兴大学的学者陈志声说:“站在这里,历史上的脉络变得清晰,闽台之间单独的事件仿佛都串联了起来,两岸军民为保护共同的家园谱写了一曲曲顽强狙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悲壮之歌。”

闽安协台衙门 见证两岸共同保家园

闽安古镇,位于闽江口北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历来关系密切,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相连。闽安古镇是历史上闽台军事和经济交流的重镇。尤其是清代,福建闽安水师将士派往台湾戍守二百余年,留下了众多闽台交往的遗存和文物史迹,被称为戍台文化活化石。15日的最后一站,博士们来到闽安协台衙门参观。

闽安协台衙门是如今福建省保存最好的古代衙门建筑。在清代,福建闽安水师内守闽江、外御闽海、远戍台澎,抵抗外国侵略,保卫福建沿海和台湾。

“清初,闽安子弟兵随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保卫台湾;康熙二十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闽安水师统一台湾;1874年,闽安左、右营水师跟随船政大臣沈葆桢赴台抵御日军入侵,其中有135名将士染瘟疫和阵亡。闽安官兵在历次渡台平叛、保卫台湾、抵御外敌的重大军事斗争中总是全力以赴、屡立战功,与台湾人民共同保卫家园。闽安古镇,真是沟通闽台两岸同胞的心灵桥梁啊!”台湾嘉宾黄胜雄对记者说。

谢孟欣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凭吊船政先人,也希望船政精神能给予今天两岸融合发展更多启示,研究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新路。”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厚植乡风文明,平安产险医疗健康下乡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