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永泰登高山街区改造 300多座老厝留住老城原味

永泰登高山街区改造 300多座老厝留住老城原味

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干净整洁且富有古韵。

海峡网7月2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巍巍登高山下,有300多座历史和传统风貌建筑;这里至今仍聚集并保留有文武、忠义、宗族、宗教四大文化;这里名人辈出,并流传着诸多历史故事;最重要的还有,虽经修缮改造,但那条回家的巷弄小道却始终没有变过。

这里,便是位于永泰城关的永阳古城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每处改造,都有其历史依据,不让老城的原味随着时光流逝。

登高山街区古厝遍布

自永泰唐代建县起,登高山街区所在的范围,便已成永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前往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经过位于南门入口处的新安巷。新安巷始于明嘉靖三年,在旧时是永泰最中心的街巷,为城中八大巷之首。除新安巷之外,登高山街区还有后街巷、登高路、上坪坊、鹤山园、三角井等,巷街间镶嵌有三落厝、世科里、观音亭、仰止楼、一善堂、新安井等明清时期人文景点。

据统计,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保单位有3处,登记点8处,建议历史建筑16处,传统风貌建筑333处。

负责街区改造工作的永泰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陈礼信告诉记者,古厝内保留着许多精巧的建筑工艺。以清代传统木构民居三落厝为例,其二进大厅中架“四樑扛井”,运用十字形受力减少柱压力,为永泰工匠独创。此外,厝内的“龙舌燕尾翘”也是特色工艺之一。在改造仿建过程中,一度历经三个班组的老师傅施工,才基本达到了当时的工艺标准,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永泰登高山街区改造 300多座老厝留住老城原味

三落厝特色建筑工艺“龙舌燕尾翘”。

每处古迹都有故事

除了积淀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底蕴外,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永泰唯一一处聚集了文武、忠义、宗族、宗教四大文化之地。

三座状元坊、黄定祖居(黄龟年故居)、张景忠祖居(世科里)、登高路二十一阶、仰止楼、景行书院……无不讲述着这里昔日科举制度下的荣耀,成为这处街区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

在登高山街区,忠义文化代表人物则有明代御倭英烈周焕和林大有。宗教、宗族文化的代表建筑则是一善堂,以及柯氏宗祠、张氏宗祠、林氏祖居、邱氏祖厝等。

记者留意到,在老街区内的古民居中,留存多口老井:虹井、新安井、先奉井、柯厝玉井等等。聚井而居,共井为邻,因井成市,也是这里的原味之一。关于文武、忠义的故事,也一直在井边流传。

明嘉靖年间,千余倭寇逼近永泰,新任县令周焕坚守城池七日,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县城沦陷。周焕惨遭肢解在新安井旁。

“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古迹,甚至每一个旧物件,都有一个故事。这也是登高山街区的魅力之处。”陈礼信说。

修缮改造有据可依

去年10月,永泰启动了登高山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改造工作,项目面积约12.11公顷,其中一期范围为特色街区南片,仰止楼以南片区,修缮改造面积约3.47公顷。在今年1月底,一期改造完工并对外开放。

“开街当天,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特意带着孙辈回来。时隔几十年,老太太能很快找到曾居住过的房子。对街区内改造后的老屋,她能准确地指出这是谁家的房子,这是谁家的店铺。”陈礼信说,现存的古民居保护得较好,大的框架还在,这也使得登高山街区在改造中,能够更好地尊重历史并还原历史。

言谈间,陈礼信拿出一张清康熙年间旧县志上的古城图说道,如今街区里的每条路和每条小巷,都能对应上图中的位置,只有实际宽窄的差异。那些修复后的古厝地基以及旧石板路等,不论是石材种类还是堆砌手法,每一项都做到有据可依,不改变其所属的历史样貌。此外,街区将分三期修复,修复后还将保留这里80%的原住民在此继续居住。“只有原住民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这里的历史和故事。”陈礼信说。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新安巷以理发店、打铁铺、杂货店传统业态为主,如今将全新升级为甜品站、花艺店、文创馆、茶馆、酒吧等符合时代需求的全新业态。同时,街区还打算以状元文化为主轴、打造“三特”街区——文状元街、武状元街、产品特色状元街。

随着二期修缮改造进入摸底阶段,登高山街区也将被打造成永泰县最能展现老城味道和地方特色、延续老城记忆和地方文脉的集中展示区。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