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鼓楼: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海峡网7月29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实习生 方榆萍 通讯员 彭辉)

明砖清瓦老去,那时明月依然照在人心上;

老宅古厝不语,那些时光都刻在了那些巷……

古城千年不朽的辉煌,后人倾诉不尽的感怀,在鼓楼街镇之歌《南街往事》的低吟浅唱中交织。

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屏山和冶山之间建冶城,福州的历史年轮就从鼓楼这片土地上转动起来。2200多年来,“三山两塔一条街”的古城格局保留至今,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给鼓楼区留下了丰厚“家底”。目前,鼓楼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81处(100个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53处。

近年来,鼓楼区自觉肩负起传承和保护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使命与责任,在延续历史文脉中推进城区高质量发展。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三坊七巷。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朱紫坊。

彰显风貌 为城市留住记忆

池中石桥回绕,堤岸榕树如盖。漫步在冶山,摩崖石刻将人带回千百年前,文人雅集,登临赏景,咏诗挥笔。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山被视为闽都千年文化之源,近年来为守住冶山的古风古貌,鼓楼区政府成立冶山改造提升指挥部,配合市名城委开展冶山整治提升和配套工作,倾力打造冶山春秋园。如今已有不少市民游客来此怀古探源,感怀历史的厚重。

位于冶山春秋园内的仁寿堂是近代中国海军名将萨镇冰的晚年居所,2013年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展馆于今年2月开放,“寻根闽都·冶山史话”主题展呈现了福州2200多年的历史画卷,展出了近20年来在冶山一带出土的文物;“忠勇仁寿·萨镇冰”主题展图文并茂地诉说着萨镇冰的传奇人生。

千百年间留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藏着一段城市记忆。

近年来,鼓楼以绣花功夫深入城市肌理,彰显历史风貌,留住文化记忆。鼓楼区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对三坊七巷、朱紫坊、乌山等实施保护修复,去年以来又相继启动了鳌峰坊、屏山、于山、冶山等保护修复工程。同时,鼓楼区还完成了省级文保单位高爷庙、泉山仁寿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士其故居、林纾故居、胡也频故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方声洞故居等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工程。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开元寺。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鳌峰坊。

传承文脉 让坊巷释放生机

没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就是一群无根的建筑物。

百年前,台湾士子从福建登陆,进京赶考;百年后,两岸学子携手并肩,重走科举路。月初,两岸学子科举文化交流体验营暨第二届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开营,60位两岸学生现身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创办于1707年,是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首,坐落在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鳌峰坊是鼓楼文脉聚集地,直到今天依然是福州的教育核心区,名副其实的‘名校一条街’。”格致中学退休教师汤秋泉说,“改造后的鳌峰坊更妙了,虽然我退休了,但3个孙子都在这里念书,继续接受百年文脉的熏陶”。

去年9月起,鼓楼区通过“挖掘老城记忆、展现古城韵味、形成特色品牌”的三部曲,将鳌峰坊打造成以“书院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今年2月1日正式开街以来,“福州道德讲堂”落户、第三届“海峡两岸书院创新与融合论坛”等文化活动不断。

为进一步释放街区活力,鼓楼区将加强对书院文化、状元文化、近现代教育等元素提炼,并调整提升街区业态,做到一个院落一个故事、一个店铺一种业态。据悉,高士其故居将打造成鼓楼第一家独具特色的科普博物馆,李世甲故居将提升为鳌峰坊特色街区博物馆,两家博物馆计划于近日对外开放。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冶山公园欧冶池。

福州鼓楼区:古厝焕新生 文脉贯古今

于山风景区。

共享成果 将历史“植入”生活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鼓楼区把文物保护开发植入日常生活,融入公园广场步道建设、传统商圈街区提升、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实现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在福州三山之一的屏山北麓,新屏山公园以“两湖三道十八景”亮相,镇海楼也实现了免费开放。走进公园北门,一面刻着“绍越开闽镇海通津”的照壁,向市民游客道出悠久历史。

家住金冠花园小区的杨建飞,平时推窗就能看到镇海楼。“修缮后的公园景观越来越好,我们走进来非常开心,又多了一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对于年过六旬的她来说,最大的福利是环绕整个园区的无障碍步道。沿着步行道蜿蜒而上,10分钟就可以到达镇海楼。

无障碍通道不仅串联各个景点,还设置了分岔,让市民自由选择线路。“希望能够借助此次改造,让市民能更好地欣赏屏山美景。”鼓楼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说。

鼓楼区还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传统老街巷整治提升工作。鼓楼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鼓楼区拟建立文史或民俗专家库,不断挖掘、整理街巷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策划“一街一故事”“一街一品牌”“一街一人物”模式,重点打造中山路民国文化示范街巷。此外,还将通过“福州古厝游玩系列之老街巷”“街巷+跑步”“街巷+打卡”等活动,设计鼓楼特色的古城文化探访线路。

创新保护 对文物进行“认领”

每一个承载城市历史文脉的遗产都需要后人的珍惜与保护。7月20日,福建古村落保护“达人”陈功给鼓楼区文物保护志愿者上了一堂课,让大家明白“保护古厝其实可以做得很时尚”。一次次的培训交流,让这支队伍越来越有水平、有专业、有温度。

今年,鼓楼区组建了福州市首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鼓楼区辖区内253处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向社会开放,招募喜欢传统文化又有志于人文古迹、历史建筑保护的集体和个人,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对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守护式认领”。

截至目前,首批近百名志愿者已认领近百处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志愿者将每月对所认领保护的文物点进行2次以上的巡查。

“文物守护认领”模式是鼓楼区文物保护的创新探索。近年来,鼓楼区还加强统筹规划,切实履行依法保护管理职责。鼓楼区政府委托福州市勘测院制作了《鼓楼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区域分布图》,分发城建相关部门和各街镇,加强文物保护在城区规划、建设中的前置作用。区文物部门每年与各街镇签订文物安全管理责任状,逐级落实管理责任。此外,鼓楼区还将没有明确使用管理单位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纳入数字鼓楼网格化管理系统。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2款世界遗产主题冰箱贴“卷出花” 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