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梅峰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通水试运行

工人在梅峰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调试设备。

海峡网8月5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见习记者 汪培清/文 叶义斌/摄)记者4日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城区首座花园式地下污水处理站——梅峰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已实现通水试运行。

梅峰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位于西二环北路与光荣路交会处,它的处理对象是梅峰河上游来水,通过先进的MBR膜处理工艺,每日处理规模可达7000吨。按花园式处理站的目标,这里还将变身成一处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街头公园。本月底,作为西湖左海的新西大门,这座处理站将有全新形象,迎接市民游客的到来。

4日上午,记者来到污水处理站施工现场,汩汩水声与现场的施工劳作声交织,一片热闹景象。“现在1号模组已经成功产水,完全满足梅峰河沿河污水处理需求。”市水务公司鼓台片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郑华说,考虑到远期污水处理需求,这座处理站还建设了2号模组,本月底可完成所有设备安装,转入调试阶段,随时“上岗”作业。

在拿下最关键的通水节点后,眼下,新一轮攻坚已从地下转至地上。本月底,一座近3000平方米的通透式街头公园就将建起,与西堤春晓景点隔河相望,为市民新添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据介绍,考虑该处毗邻左海公园西门,整个园区将按公园的“前院”打造,弱化功能性管理用房的轮廓,让市民入眼皆是景。

郑华说,自6月中旬景观方案敲定后,上部景观提升工作已全面展开,公园的整体风格将和西湖左海一致,通过仿古凉亭、步道建设,植入浓浓的古典味。

延伸阅读

污水处理站为何建在地下

作为城区首座“藏”于地下的污水处理站,它每天可处理7000吨污水。为何要建在地下?它是如何工作的?处理后的水去了哪里?面对市民感兴趣的问题,郑华也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了解,梅峰河由上游暗涵段和下游明渠段组成,其中上游长1.5公里,下游长660米,下游直接汇入西湖,上游暗涵段的污水是主要污染源。为不让污水“跑”入河,就得先行截流处理。

“处理站建成前,截流污水临时进入左海泵站,再通过三级泵站提升,‘长途’输送至30多公里外的洋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郑华说,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节省运输成本,同时也减轻洋里污水厂的处理压力,决定对梅峰河污水就近处理。考虑到河道地处中心城区,为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的影响,主要污水处理单元均建在地下,最深处为地下10米左右。

虽然污水处理过程静悄悄,但处理效果却不打折扣。据了解,该处理站采用的是先进的MBR膜处理工艺,处理单元布置紧凑,通过已织就的牢靠截污系统,让沿河污水尽数收集、就近处理。

“和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比,MBR工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也更稳定。”郑华说,处理后的达标水,还能回补梅峰河,为水清、水多、水动助力。

相关链接

内河旁“住”下多座处理站

为守好沿河污水去路,不让一滴污水入河,我市正着力搭建完善的沿河截污系统。目前,城区共有5座污水处理厂。为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缩短污水入厂距离,结合此次水系综合治理,在具备条件的内河沿岸,我市建起多座分散式污水处理厂(站),让污水就地处理,回补河道。

在金山片区金港河畔,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一座分散式污水处理厂也在加快建设,日处理污水量和调蓄污水量均为5000吨。

在鼓台片区的达道河边,也将建起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收归”达道河及三捷河沿线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万吨左右。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