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点赞70年成就 期待福州未来发展

乌塔与白塔。记者 叶义斌 摄

海峡网9月2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林瑞琪昨日上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46家境内外媒体聚焦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他们当中,既有首次抵榕的新客人,倾听一项项成果,刷新福州印象;也有常驻福州的老朋友,参与一次次采访,见证福州进步。在点赞70年成就之余,媒体记者们纷纷寄语福州未来。

“福州日新月异,发展前景好”

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福州向媒体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答案。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福州突出抓好“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建设,推动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

“福州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得益于福州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福建日报记者段金柱表示,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GDP直奔8000亿元,培育了好几个千亿产业集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纺织化纤产业。

在长期跟进长乐纺织化纤产业报道的过程中,段金柱亲眼见证了这个产业的变化。“早年采访恒申时,企业以化纤等下游产业为主攻方向,产业链上游基本空白。这些年,恒申努力向上游拉伸产业链,壮大自身实力,为福州、福建乃至全国的纺织化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认为,随着城市建设持续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福州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昨日上午,人民网福建频道对新闻发布会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数字福州’培育了产业发展新动能。”该频道记者林晓丽参加了两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州在数字建设方面出台的政策、制定的计划,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转型,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先后在福州落地开花,林晓丽看到了福州紧抓机遇、开拓新兴经济发展前景。

“在福州生活,幸福感十足”

擦亮生态底色,厚植文化底蕴,福州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活愿景变成了现实。

“今天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建设有福之州,做有福之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记者黄珊从北京来到福州,感受最深的就是“清新”和“绿色”。“生态绿色”是福州亮丽的名片,福州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在省会城市中均排名前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平方米。“我觉得相当于每人都拥有了一个绿色客厅,足以说明在福州生活的幸福感十足。”黄珊说。

谈及城市建设,在福州工作20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彭建军认为,“宜居”这个关键词最具代表性,“在福州推窗见绿、行路见荫,走几步就有一个串珠公园,休闲去处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交通堵点的疏通,路网越织越密,出行也越来越畅通”。为福州点赞的还有福建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潘钧:“地铁正在改变福州人民的出行方式。接下来,福州每年都将有一条地铁通车,期待‘多线齐发’的地铁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城市要发展,还要积极培育文化生成和生长的环境。”香港大文集团福建站记者苏榕蓉表示,近年来福州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抓住文化这个“根基”,福州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品牌项目,以及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等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发展为人民”的诚意,也让城市越来越有温度。

“福州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东海之滨,八闽古都展示着“沿江向海”的开放姿态。“六区叠加”、设立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建设“海上福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

“我来福州工作已经5年了,福州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在福建交通广播记者李宗尧看来,福州的“大”不仅是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也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赛事、会议、展览等在福州举办,“老牌”的“5·18”等活动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亮点多,福州不光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也汇聚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当下,福州继续按照“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战略构想,大力推进“海上福州”建设、滨海新城发展。“相信凭借积累至今的发展优势和不断完善的建设,福州对外开放之路会越走越宽,对外影响力会不断增强。”李宗尧说。

“经过十几年与福州的接触,我发现福州真的变大、变美了,是一个有故事、有格局、有商机的国际化城市,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香港经济导报台海新闻中心主任许国玺说,福州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他将持续关注福州如何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发挥独特优势先行先试,让港澳台侨客商共享“多区叠加”的机遇,进一步打开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窗口”。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加强产融结合 助力企业发展 福建省企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