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养殖代表着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目前,“振鲍”“振渔”平台已在我市投入试用,应紧抓机遇,加快培育深远海“一条鱼”养殖产业链,实现现代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环节融合发展,助力“海上福州”建设,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海水养殖受近岸条件限制,不仅与产业项目在空间上存在矛盾,也面临病害频发、污染加剧等问题。在政府引导向外海发展的背景下,离岸3公里以外的深远海养殖代表着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去年10月,“振鲍”平台投入试用,开国内深远海大型平台养殖之先河。截至目前,首批试养的鲍鱼长势良好,有望超预期;同时大大降低了渔民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该平台的良性运营,让养殖户看到深远海养殖的商机与前景。
福州发展深远海养殖意义及难点
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不只是承接近岸退养的权宜之计,更是经略海洋、加快“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抓手,大有可为。
一是可以更好对接国家战略,促进“海上福州”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已先后获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发展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获得中央财政相应资金支持,并肩负先行先试、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2018年11月,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将“引导发展智能化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列为重点任务。据了解,国内现有真正投入深远海试养的仅有烟台的三文鱼深海渔场和我市的振华平台。通过先行先试,可以填补省内乃至国内在深远海养殖技术、生产方式方面的空白,积累经验,形成深远海洋养殖的“福州模式”,引领国内海洋经济发展。
二是近海退养后的现实抉择。我市是海洋资源大市,共有海域10573平方公里,仅连江县就规划有13万公顷深远海海区,水质优良、盐度适宜,水温条件优越,具备开展深海养殖的条件。从振华等平台试用情况看,深远海养殖平台可以充分利用深远海容氧率高、水体洁净的优势,扩大优质水产品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
三是可以实现“一条鱼”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打造深远海“一条鱼”养殖产业链在国际上已有成功先例。如,挪威围绕三文鱼做文章,实现单一品种世界产量最大、全球贸易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成绩,又带动养殖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关联产业齐头并进。我市有基础、有优势,完全可以学习借鉴这种模式。在养殖环节,拥有大黄鱼、鲍鱼等37种海水养殖品种;特别是连江鲍鱼年产量达4.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已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品牌;在加工环节,以日兴、百洋等企业为龙头,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年加工鲍鱼5000多吨。在装备制造环节,闽江口粗芦岛集中了马尾造船等大型海工基地,装备技术水平位于全省前列,有能力承接相关装备的批量化生产。目前,振华重工也有意加强与本地企业对接合作,加快复制推广进度,让更多的养殖户从中受益。
考量国内外经验及我市现有平台的试点,深远海养殖在国内仍属于前沿领域,一些因素和问题制约我市深远海养殖发展,包括:相关技术经济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装备制造环节在外,成为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短板;小而散的渔业生产传统模式不适应走向深海的要求;政策配套“禁区”还有待“破题”等。
振渔1号。记者 叶义斌 摄
发展深远海养殖的对策建议
发展深远海养殖,要以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为方向,用“一条鱼”带起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做实存量,做大增量,集技术研发、海工装备制造、现代养殖、水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于一体,形成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技术领先,大力推动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创新。在养殖技术创新方面,重点是选准“一条鱼”,选育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品种。结合我市海情及市场需求,建议以鲍鱼、大黄鱼作为深远海养殖的主要品种,开展养殖技术研究。结合我市在鲍鱼繁育方面的优势,联合厦门大学等院所,依托连江的鲍鱼育苗场,开展深远海鲍鱼养殖技术研究,构建规模化养殖工艺和生产规程。与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等合作,开展大黄鱼深远海养殖技术攻关,探索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及投饲、病害防治等技术,建立鱼种育苗基地,为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在装备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引进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总部效应。以振华在榕设立海洋经济产业及装备研究院为契机,对接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设计所、中船集团708所等院所,在我市分别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全潜式养殖平台、半潜式养殖平台、舱养式养殖工船等多种技术路线同步推进。加强与科研团队的合作,以连江东洛岛以西海域为主要试验区域,集中开展多型号装备试用,积累应对赤潮、台风等复杂海况的试验数据,为改进设备可用性提供依据。集中突破关键技术,依托振华重工的研究团队,开展耐腐蚀涂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中试基地,力争每年实现5~10项装备制造领域创新成果和技术服务运用。
二是瞄准产业链招商,实现海工养殖装备制造本地化。以发展养殖平台总装为切入口,带动上下游配套厂商落地,生成一批相关产业项目,实现海工养殖装备在榕生产,辐射东南沿海。
发挥闽江口粗芦岛水深条件优良、产业配套成熟的优势,对接振华重工,利用现有产能,引进“振鲍”“振渔”等养殖平台总装项目;鼓励马尾造船等本地企业发挥技术优势,针对大黄鱼等深远海鱼类养殖需求,上马单柱半潜式深海养殖渔场项目;积极争取大船集团、武船重工、中集来福士等海工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粗芦岛设立基地,开展半潜式平台、离岸养殖工船的总装,形成良性竞争,优势互补。
重点从智慧渔业和新材料两个方面,延伸产业集群。在智慧渔业方面,密切跟踪国内外海工装备行业动态,适时对接养殖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水下机器人、自动吸鱼泵、智能饲喂系统等配套设备的合作开发,扭转相关技术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在新材料方面,引导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钢铁企业开发高强度海工用钢,就近配套平台总装企业;对接中国铜业等企业,争取在榕设立生产基地,开展网箱用铜网衣的生产及废旧网衣的回收利用,形成较为完整的海工制造产业集群。
三是探索模式创新,发展适应深远海的养殖生产方式。在尊重养殖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公司+农户”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推动渔业养殖向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努力形成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模式”。
在经营主体上,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连江鲍鱼、大黄鱼养殖为试点,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探索基地化养殖的新路子。由养殖企业牵头,以租赁方式为主要方式,向养殖户提供平台进行养殖。养殖中,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管理方式,达到上市规格后,由企业按协议价整体收购。对无力承租的养殖户,鼓励其将海域承包权流转,进入企业参与日常养殖作业,实现由养殖户向渔业工人的身份转变。
在加工、销售上,聚焦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现产业链由“初级”向“精深”拓展。依托连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业,逐步扭转以活鲜交易为主的流通现状。以宏东远洋渔业产业园、聚春园等项目为龙头,对接养殖企业,开发超低温速冻鲍鱼、鲍鱼罐头、佛跳墙礼盒等产品,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打开销路;发挥日兴等企业的加工优势,利用鲍鱼加工副产品提炼牛磺酸等生物制剂,提升附加值。引导永辉、盒马等商超企业与养殖、加工环节对接,借助商超企业冷链物流的优势,集中采购深海养殖海产品,利用互联网和线下零售网络,开拓高端水产品市场。
四是探索建立扶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的机制及政策体系。按照“资金用在刀刃上”的思路,全面梳理各类涉海专项资金、渔业奖励补贴,捆绑集中使用,重点用于支持相关企业设计制造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实验生产、改进提升和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如,支持深远海养殖平台及相关成套装备认定为首台(套)技术装备。鼓励振华海洋经济产业及装备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申报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职能总部。创新涉海金融模式,探索对深远海养殖平台进行确权登记,颁发产权证,为相关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在深远海养殖平台中融入智慧海洋技术,实现养殖情况的全时可控、可追溯,为平台投保渔业保险提供技术保障,降低台风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经营风险。(作者: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责任编辑:黄仙妹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直播涉黄、网络传谣……福州通报11起互联网违2019-12-0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