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罗源县探索设立常态化送教进村项目,由县城优秀教师定期下乡授课;选送乡村教师接受培训提升素质,再通过镇村学校集体备课、城乡教研一体化等方式。

送教进村常态化

“搓糍齐搓搓,年年节节高……”冬至来临前的周末,罗源县起步镇潮格村的潮格书院传出了琅琅书声。30多个农村学生聚在古厝里,跟着老师朗诵冬至歌谣。

上课的教师杨柳是福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她讲的课生动活泼,充满感染力,让孩子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精彩世界中。

这堂课,是村里孩子在本学期迎来的第10期优质课程。“送教进村原来是不定期举办的志愿活动,断断续续,效果不理想。我们计划办成常态化的项目,组织县里名师工作室成员,为农村孩子系统‘加餐’、长期送教。”罗源县教育局局长黄乃通介绍。

从10月13日开始,潮格村的送教进村项目周周不落。除了潮格村,周边村的学生也都慕名前来。

村民董碧霞见证了孩子的变化后,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好老师太重要了。有的孩子原来很内向,来上课后也敢举手发言了。有的孩子原来坐不住,来这边也能专心听课了。”董碧霞感慨地说,她的女儿读小学三年级,自从来这里上课后,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潮格村是送教进村项目的首个教学服务点,成果已初步显现。“我们将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为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让送教进村项目常态化运行,可持续发展。”黄乃通说。

乡村教师增本领

家门口的学校,是乡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要让农村孩子能上优质课,首先必须办好乡村学校。

近年来,罗源县积极改善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2019年新建了凤坂小学、港头小学、洪洋中心幼儿园、碧里中心幼儿园等乡村学校的教学楼,配套完善了松山第二中心小学、松山中学学生宿舍楼,并提升白塔中学、西兰中学、飞竹中学和霍口中学等中学的设施,为乡村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提升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创造优质课软环境的举措,也在同步进行中。

福建省关工委、上海知名优质学校共同发起,上海银科公益基金会承办的“飞翔计划+”,是针对教育事业的精准扶贫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依托企业的公益力量和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沪闽两地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福建部分地区乡村教育发展水平。

抓住这一机会,罗源县已先后选派了16位农村教师、校长分期赴上海跟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农村教师借助浦师附小等特色名校的平台,跟随上海名师团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提升自身素质。

“经过一个月的研修学习,我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宝贵的教学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对我今后的教学有莫大帮助。现在,我给孩子们上课时也开始注重创新方法了。”西兰中心小学教师赵雪幼感慨地说。

此外,罗源县还积极选派农村教师参加福建省实施初中“壮腰”工程等培训项目,不断增强农村教师的业务本领。

集体备课补短板

有机会参加高水平培训的农村教师,目前仍是少数。庞大的农村教师群体,尤其是教学理念滞后、吸收先进教学方式有困难的较大年龄农村教师,如何突破短板、实现素质提升?

镇村学校集体备课、城乡教研一体化,是罗源县探索的两项破题之策。

具体而言,镇村学校集体备课,就是定期将村小学教师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开展集体备课,以提升最基层的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各所学校课程安排不一,为了确保集体备课制度顺利实施,县里统筹协调了学校的教学计划,统一备课时间,建立长效机制。”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琛说。

城乡教研一体化,就是以四所城区优质小学为龙头,形成四个片区,选派名师工作室成员不定期在乡镇中心小学开设公开课、讲座和教研等活动,送教助学。

“县里的名师工作室,覆盖了全县优秀教师队伍。推行城乡教研一体化,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沈庆灿说,在各片区举办教研活动时,还打破原先片区之间的藩篱,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今年10月份以来,罗源已开展7场小学城乡教研一体化活动,参加教师人数达563人,让更多农村教师有了补短板的机会,给乡村孩子的优质课也越来越多。(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黄益辉 肖丹)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