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马尾:22年的坚守让村庄蝶变

郑孝煌(左)调查路面下的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记者 欧阳进权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村里暴雨天污水横流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现场勘探已经完成。”马尾区亭江镇东街村村民吴秀榕近日对记者说,这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郑孝煌的持续关注。

今年51岁的郑孝煌,19岁开始担任村干部,29岁起担任村支书,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坚守了22年,他让东街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变为一年村财收入达150万元的村子。大到帮村民摆脱逢雨必涝的困扰,小到为留守老人解决换灯泡难题,村里的事,事无巨细他都挂在心上。

持续关注 为治水“开方”

亭江人都知道,一到台风或暴雨天,亭江就一个字——“涝”。“每次台风来或下暴雨,我们不仅担心家里被淹,更为粪水倒灌发愁。”东街村官板路沿线居民这样说。

原来,亭江镇区沿104国道而建,旁边是闽江,官板路紧挨东街河,是亭江的低洼地段,平日不受影响,下大雨又恰逢闽江口涨潮时,直通闽江的东街河便会将雨水和海水倒灌至沿街居民家中。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东街河,为了掩盖臭气,沿河村庄纷纷在河上加盖水泥路面。风和日丽时,生活污水无声地流淌,大雨天便会污水横流。每次暴雨,少则被淹个把小时,多则半天,直到雨水污水流入闽江。暴雨过后,居民忙于清理家中被淹处,村里则需要请人清理路面粪泥。

出生于1969年的郑孝煌,高中毕业后开始担任村干部,1998年起担任东街村党支部书记,近年还当选区人大代表,对长期困扰着乡亲的老大难问题,他有切身体验。

在郑孝煌的推动下,亭江镇村居污水管网改造工程2016年11月启动,2018年4月完成亭江集镇多条主干道的污水管网敷设,并接入长安污水处理厂。但受制于各村雨污水末端分流不到位、场地限制及规划调整等原因,多数支管建设条件不成熟,不少生活污水未纳入干管,只能继续通过沟渠河浦直排闽江。

一边是台风天雨污横流,一边是已建成污水管网无法发挥更大作用。2018年1月,针对污水纳管问题,郑孝煌在前期走访调查基础上,提出《关于加快亭江片区污水管网支管建设的建议》并持续跟进。

记者昨日获悉,近期这项惠及亭江群众的民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入场勘测已完成,此外还完成了约4个村的污水源排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前期工作,东街村7月可进场施工,整个工程2022年全面完工,届时亭江中心片区各村居将告别雨天污水横流的日子。

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乡亲交医保

治水只是郑孝煌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每次马尾区开两会前,他总是先在村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及时将得到的信息梳理归纳、综合分析,然后提出代表建议和意见,大到农村经济发展,小到村民衣食住行,都是郑孝煌的关注点。

“东街村的事不好办,华侨多、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多,东街村最缺的就是劳动力。”东街村多名村民这样说。东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华侨村,由东街、下院、贤灶、菜园里和坑里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常住552户1346人,旅居境外的有3000多人。因为缺乏年轻劳动力,换灯泡、维修电路这种情都成了东街村村民常遇到的烦心事。为了帮村民解除烦恼,郑孝煌决定村里常年雇一名电工。

早些年,村里建设和开支主要由华侨捐赠,这并非长久之计。郑孝煌担任村支书后,不断增加村财收入。“现在一年村财收入有150万元,包括沿街店铺租金收入,以及长盈工业园区1万平方米厂房租金收入。”郑孝煌说,回想1998年3月,他担任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时,东街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

郑孝煌深知,要使村民富起来,必须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任村支书后,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修建标准厂房。经过村委会商议,决定利用紧靠镇中心、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集中一块土地建造标准厂房,发展“房东”经济,也促进村民就近就业。

有了收入,现在村里每年都为村民交医保,仅此一项一年就要支出10多万元。村里还雇请外来人员组建了治安队。

在郑孝煌的带领下,东街村年年有进步,获得了“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建成1所东街小学、1座敬老院、4个老人活动中心、3个街心公园。郑孝煌个人先后获评马尾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东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3名,近一半党员在60岁以上,35岁以下只有4名。郑孝煌说:“培养年轻党员是下一步工作重点,党支部将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和团组织推荐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充实村党支部力量。”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敢闯敢试 挺进深蓝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