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连江丹阳:小肉燕撬动大产业

女工熟练地包肉燕。记者 郑帅 摄

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赖志昌

“来!进来坐坐,尝尝我们这的特色小吃丹阳肉燕。”28日上午,在连江县丹阳镇市集的一家肉燕店里,老板孙香贺不时提高嗓门,热情地招呼来客。

热腾腾的肉燕出锅,撒把葱花,浇上热汤,这是许多丹阳人的美味。两年前,28岁的孙香贺从河南一家石材厂辞职,回到老家接替父亲打理这家肉燕店。

从城市回到乡镇,感觉如何?“以前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是自己当老板。”孙香贺每天清晨4点多起床忙活,这间多年老店被他经营得红红火火。

不大的门店,通常是满座。“来店里的都是回头客,现在淡季每天也能卖50多公斤。”与父辈不同,孙香贺的思路更活,除了经营传统的线下门店,他还通过淘宝、微店等平台,将丹阳肉燕销售到全国各地,“最远卖到了新疆”。

来到丹阳镇上周村,村民周立新的肉燕加工厂里,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纯手工打制燕皮、包裹馅料、包装等,十几名工人忙碌而有序。

拿一根筷子,轻轻挑起馅料,另一只手拿燕皮快速一旋,将馅料包在里头,接着轻轻一捏,一个个晶莹饱满的肉燕,在工人汤香玉的巧手下快速完成。“再也不用出门打工了,在自家门口就能上班,把钱给挣了。”笑容挂在汤香玉的脸上。

提起进入肉燕这行,周立新坦言是“半路出家”。他曾在当地经营一家石材厂,因为对环境污染太大,2016年响应政府号召,石材厂彻底关闭转产。

开启二次创业,周立新将目光瞄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丹阳肉燕产业。建工厂、开公司、创品牌,一步一个脚印,这些年来,周立新的肉燕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如今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销售量100多吨。

在丹阳,与老周一样,从石材老板转型做肉燕的不少。2016年,丹阳镇40多家大型石材企业陆续关停,全镇大力扶持当地招牌——“丹阳肉燕”,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乘着政策东风,丹阳的肉燕工厂、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今已形成了从肉燕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据了解,2019年,丹阳镇肉燕年产值近亿元,销售量1100多吨,全镇肉燕生产作坊、厂家超过50家,带动相关从业人员500多人。

产业活了,腰包鼓了。“小小的肉燕背后,撬动的是大产业,更为当地村民打开了一条致富新路。”丹阳镇副镇长廖飞介绍,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丹阳肉燕由原来的低、小、散,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并树立自身品牌,打开了市场,产值也稳步增长。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