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新华社福州8月4日电 题:无论多难的任务都冲在前头——追忆福州“扫黑斗士”刘炜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吴剑锋

阳光透过玻璃,将橱窗内的药盒镀上一层光影。一旁,厚厚的卷宗仍未读完,笔记本里的字仿佛就写在昨天——逝世半个月后,警号101240的工位仍保持最初的样子。许多人仍不愿相信,这位“扫黑斗士”已经离开。

从公安大学高材生到冲锋在前的扫黑战士,他从警21年,用生命在岗位发光发热,践行了人民警察守护人民平安的庄严承诺。

警队的顶梁柱

一身防弹背心、一把冲锋枪,气宇轩昂地进来领任务——时隔多年,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郭伟民仍记得初见刘炜时的样子。

用他的话说,这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高材生,“天生就是刑警的料。”

刘炜没有让大家失望。此后二十余年里,一心扑在扫黑除恶一线的他,迅速成长为队伍里的“顶梁柱”。

一组数据显示:2004年扫黑大队成立至今,作为主要成员,他累计组织、参与侦办各类涉黑涉恶案件200余起,带破各类刑事案件2600余起。

作为多年的老搭档,民警黄起狮清楚地记得,无论多难的任务,刘炜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2007年,在抓捕一名藏匿在17楼的命案在逃人员时,刘炜主动请缨,腰系绳索从顶楼滑降破窗而入,将歹徒抓获。

“一线抓捕虽然充满风险,但作为一名刑警必须迎难而上,绝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刘炜生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成了他人生的注脚。

2014年,在侦办一起强奸案时,同事遭遇困难,一个多月都无法突破,刘炜迎难而上,通过扎实的调查,在确凿的证据前,一直对抗调查的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崩溃,最终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强大的突破能力背后是常年的积累。参与案件的陈廷斌记得,刘炜的书柜里常年摆放着各类法律书籍,“作为一名执法者,如果业务素质不够强,就不能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生前,他常常以此教导下属,要时刻把书本摆在案头。

在同事眼里,刘炜就是一名“能抓会审、文武全才”的新时期公安民警的典范。在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开展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八大队民警排查线索4000多条,打击涉黑团伙33起。

“扫黑除恶事关民心向背,面对黑恶势力,他从来没有推脱过,再难的任务硬着头皮也要解决。”郭伟民说,今年5月,刘炜被提任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副局长,然而没等到履新那天,他就匆匆离去。

最累的那个人

整理刘炜的遗物时,妻子章星洋数度落泪。

这些遗物里,有被藏起来的止疼药和体检报告,“2013年开始,他的体检结果就在走下坡路,但是他从不告诉家里。”

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让刘炜的身体早早亮起“红灯”,近年来,他多次因胰腺炎入院治疗。

“刘炜太累了。”和他共过事的人,都有相似的感受。

除了奔赴一线抓捕打击,还有繁杂的线索数据核查和预审工作,作为刑侦大队长,刘炜办公室的灯常常是最后熄灭的一盏。

2017年,福州市公安局接到一条套路贷举报线索,凭借多年办案经验,刘炜察觉到其中存在设套诈骗、肆意垒高债务、非法占有房产等行为,背后可能隐藏有黑恶势力。为此,他组织120多名警力驻点办案,每天从堆积如山的材料中寻找线索,一步步列出预审、取证方案。

彼时,福建省“套路贷”涉黑案件尚处于空白阶段,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郭伟民回忆,那段时间,刘炜一头扎进案子里,会议室里一住就是几个月,仅是收集的书证就有满满5大箱,“这一年多里,他甚至是唯一没有‘权利’生病的人,每天一百多双眼睛盯着他,他倒下了,谁来部署工作?”

历时一年,案件最终成功告破,共抓获涉案人员75名,从中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涉案金额9亿多元,成为福建省侦办的第一起“套路贷”涉黑案件。

“他希望能开启一个以涉黑罪名打击套路贷的先例,只有这样,套路贷的生存土壤才会消失。”陈廷斌说,即使住院期间,刘炜最关心的也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案件的后续进展,“他最常问的一句就是,案子什么时候开庭。”

7月31日,刘炜逝世后的第21天,他心心念念的案件终于如期审判。而这一幕,因为刘炜的缺席,成了许多人心中的遗憾。

他用生命践行承诺

作为从校园时期一路走来的恋人,章星洋记忆中的刘炜,熟悉而又陌生。

回到家中的刘炜,是熟悉的好父亲和好丈夫。他会饶有兴致地记录下妻子种的花花草草,会为了孩子亲自买菜下厨,妻子生病时,他四处打听,只要能买到的补品,都会尽可能带回家。

而当他穿上警服,走上工作岗位,便是最陌生的爱人。“他总是很忙,忙到有时候好几个月都没空回一趟家。”章星洋说,有一回,两人许久未见,她将丈夫的换洗衣物送到单位,希望能见上一面,没想到忙碌的他连这个请求都无法满足。

章星洋知道,对丈夫而言,一旦戴上警徽,人民的平安就是所有使命。

“人民警察来自人民,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他身上,这句话有着格外的分量。为了一个线索的核查,他可以连续几天不眠不休,却舍不得抽出一点时间好好看病;对于经手的案件,他能清楚记起每个细节,却经常忘记自己该吃饭的时间。

鼓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飞记得,刘炜生前经常拿着家人的照片,说这是他“最亏欠的人”,他很理解刘炜做出的选择,“他出身警察世家,选择了最危险的刑警事业,就是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他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陈廷斌说,刘炜总是将工作和身边人看得比自己更重。2004年,陈廷斌刚进入警队,在一次围捕行动中,他自告奋勇准备破门,是刘炜将他一把拉到身后,冲上前与持刀歹徒搏斗。而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刘炜4次进出ICU,第二次从ICU出来时,他还不忘提醒妻子,为患癌同事送上捐款。

对身边人而言,刘炜如同一支火炬,生前带给人温暖,牺牲后,依然照耀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曾经,刘炜是一家人的庇护,女儿从来不需要考虑未来,在送走父亲后,她坚定了自己的道路:当一名人民警察——父亲过去常常教导她,要当一个善良、真诚、勇于担当的人,她希望能用行动回应父亲的期盼。

“我们以他为豪。”章星洋说,刘炜为扫黑事业奉献了生命,她希望自己能把丈夫的事迹和精神带给更多人,“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市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