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德正在编织作品。
福州晚报记者 王光慧 文/摄
“礼德兼施、谨言慎行、勤俭节约……”前段时间,福清竹编手工技艺传承人陈建德编织的一款带有家规家训的桌罩,在福清首届非遗购物节上着实火了一把。
坚守50多年,陈建德创新探索“篆体编织法”,在竹编上随意编出真草隶行等各种书法字体,打造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如今,年近古稀的他希望这项传统工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能将书法编入竹制品
8月13日,记者采访陈建德。他戴着眼镜,盘起双腿坐在地上,熟练地拿起一根根竹篾。十指翻飞间,花篮底就出现一层层图案和篆体文字。整个动作非常麻利,井然有序。
“我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做竹编,到今年已经有55年了。”陈建德说,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他想为家里减轻负担,于是在竹器社拜当时有着“竹编状元”之称的亦俤师傅学习竹编技艺,后来又从棋义师傅那里学到了花篓、花纹编织法。
接触竹编后,他爱上了这门手艺。日复一日编竹制品,他的双手很早就长满了老茧。他说,“手臂常常被竹子划出血丝,竹篾的刺也曾深深地扎到手掌里。”
无论是在知青下乡时所在的一都镇,还是在后来的生产队,他都能编出各种竹编作品。“文革”后,他自学进修,成了一名教师。
上课拿起粉笔教书,下课回家拿起工具做竹编,是陈建德退休前的生活状态。他说,当时靠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只好利用课余时间编织各类竹艺品。为此,他还让同为教师的妻子辞职,专门在学校附近开起了竹器店,一个负责编织,一个负责售卖。他妻子从对竹编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竹编小助手,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退休后,陈建德更有时间专注于竹编技艺,不仅每天自己钻研,还经常与妻子一起探讨竹编作品的创新方法。如今,他能将行书、楷书等多种书法字体以撇字编织法来编织,并与各种花纹混成一体,组成新的花纹。他编织的作品不仅实用,还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多次被人收藏。
希望竹编技艺传承下去
走进陈建德家,一股清新的竹香扑面而来。客厅四周,摆放着竹子编成的桌罩、花篮、花篓等。桌罩是一款工艺精湛、图案精美的“网红作品”,不仅编织了陈家祖训,还有各种精美的竹雕。
客厅地板上摆着长短不同、粗细不一的篾丝。根据所做物件的大小,他会选择不一样的篾丝进行编织。记者看到,细细的竹篾在他手里上下跳跃、翻动,看得出老人的动作十分熟练。
“编织之前,需要先制篾。”看似简单的一个桌罩,从选料、破竹、削篾到编织,需要十几道工序。陈建德说,竹编材料要挑选生长5年以上的竹子,并且只能在8月份砍伐,还要不断换水浸泡,蒸煮以防蛀虫。桌罩耗费了他一年的时间。
“竹编技艺本身不难,但要由粗到细,极其考验人的耐心。”陈建德介绍,每次想编一件竹制品,他脑海里就会立马浮现整个编织的过程以及成品模样。然后,他用铅笔做好设计图纸,再根据竹制品的大小准备各种竹篾,最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编入作品。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平台,将这门老手艺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这就是他的期盼。
责任编辑:赵睿
- 福清东华村实现从小渔村到宜居宜业村的华丽转身2020-08-14
- 福清市教师进修校:为农村基础教育“壮腰”2020-08-13
- 福清三山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21个村铺设供水管道2020-08-12
- 福清柯屿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满精忠报国故事2020-08-11
- 福清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2020-08-11
- 福清岸兜村有个家族古厝保护理事会2020-08-10
- 福清“两弹一星”功臣林同骥将上英雄榜2020-08-10
- 福清:以海为弦 老区村弹奏致富新乐章2020-08-07
- 福清对口扶持定西榜罗镇发展 3年落实2550万元帮扶资金2020-08-07
- 福清少林村:三招“少林拳” 一座“网红村”2020-08-06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7号台风要来了?眼下的福州属于正常高温状态2020-08-1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