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夜市:烟火味之上,更有琅琅书声

藏天园集市吸引了不少寿山石爱好者。

福州夜市:烟火味之上,更有琅琅书声

尼日利亚留学生范蒂娜进行爱心募捐活动。

福州夜市:烟火味之上,更有琅琅书声

在家长鼓励下,小朋友参加夜读朗诵。

说起夜市,你会想起什么?烤串?臭豆腐?还是其他美食?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夜市主要是大快朵颐的地方。但除了美食,在夜晚的城市街头,人们还可以遇见什么?

这个夏天,夜色下的千年闽都又多了一道道风景——星罗棋布的夜市里,除了浓浓的烟火味,更飘出琅琅的读书声。文化,正在成为福州夜生活的一大特色。

传统文化浸染社区空间

沿着朱紫坊,安泰河静静地流淌。周末的晚上,沿河的小路化身为文创集市。从非遗产品到互动体验,集市里琳琅满目,充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味。

福建雪箇书院的壶翁和王锦闽等人在集市里有个摊位,或画或写,现场创作书画作品。他们的特色在于,用的是最具中国文人特色的扇面,包括纸扇和绢本团扇。这些作品售价从30元到50元不等。“我们在这里创作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壶翁说。

在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请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等兄弟四人居住于此地,兄弟皆登仕途朱紫盈门,这条街坊从此取名朱紫坊。自古以来,朱紫坊街区就是福州文化教育机构集中之处,从宋代至清末,这个街区先后设有3间孔庙、2间县学、2座县衙和1座府学院署。今天,在朱紫坊逛夜市的人们如果运气够好,还能透过大门上的缝隙,一窥国保单位萨镇冰故居的内景。

7月31日晚,我省首个沉浸式体验文化夜市——位于福州西湖畔的藏天园集市火热开市。集市以“传承文化、玩趣国潮”为主题,不仅开设摊位展示、售卖传统工艺品,还设置了特色美食区、文创区、游戏区、休息品鉴区等,让市民和游客可以进行多种互动体验。福州评话、伬唱、闽剧折子戏、皮影戏等非遗展演也不定期进行。

经营寿山石的林炳洪在藏天园也申请了一个摊位。“相较于寿山石专业市场,夜市的顾客不一定是专业的玩家。很多人饭后散步,顺便逛一逛,对我来说是增加了生意,于他们则是增加了接触、了解寿山石的机会。”

在福州最负盛名的东街口商圈,江西人周瑞根在东百中心的夜市里和人合伙摆了一个摊位。他卖的是毛笔,合伙人卖建盏。相对其他夜市,这里因为人流量更大,摊位费相对较高。忙着招呼客人,周瑞根一个晚上都顾不上喝几口水:“生意还不错,毕竟福州人比较有文化,对毛笔有需求。”

文化企业问路夜经济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5日晚7时,车水马龙的福州市五一北路上,突然响起了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原来,这是鳌峰坊书城文化集市举办的活动“夜读·鳌峰”。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登上舞台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本,或诗歌,或散文,或电影台词、小说节选。

33岁的洪美秀骑车经过,在一家私企做财务的她停了下来,静静地听着,随后拿出手机拍摄了起来。“好久没听人朗读了,太舒服了!”

“没有读书声的城市只是个‘窝’。”在海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何强看来,文化经济也是经济的一种,文化企业不能缺席夜经济。“阅读无处不在。作为文化企业,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城市人更好地体验阅读。‘夜读’是我们希望打造的一个品牌。”

这样雅趣的活动,会不会是噱头或只持续一阵子?何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计划中,夜读活动将在每个周末持续进行,未来更计划在全省推广。

鳌峰坊,是福州近年来开发的文脉热点区域,毕竟这里曾出过两位状元。如何借着夜读的活动,让琅琅书声在城市之中响起?何强的想法还有很多:“我们计划在鳌峰坊书城一楼开设一间24小时书店,市民刷脸即可进入,可以只看书不买书。”他的设想是,联合鳌峰坊两侧的企业共同把24小时书店打造为一间城市“书房”,培育成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公益活动让夜市充满爱

9日,在福州市中山大院的夜市里,45个摊位前人流如织。其中有个摊位与众不同,摊主是三名外国人,分别是来自尼日利亚的范蒂娜、爱米尔和胡思楠。他们驻守的,是福建省简单助学公益协会依托夜市成立的大爱简单城市驿站之一。

据了解,简单助学是在省民政厅注册的慈善组织,致力于贫困扶持与教育保障。今年5月30日起,大爱简单城市驿站在朱紫坊夜市开始尝试亲子义卖。慢慢地,夜市义卖服务扩展到芍园、中山大院、梦山等多家夜市。驿站售卖的商品,除了简单助学出品的公仔、服装、明信片等周边产品外,很大一部分由亲子家庭或学生团体无偿捐赠。

“在夜市组织亲子义卖活动,不仅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是宣传公益理念的平台,更能为助学活动募集资金。”简单助学秘书长程璇告诉记者,“范蒂娜的父母在福建农林大学攻读博士,他们一家是简单助学的会员家庭,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得知简单助学的善举,临近摊位忙不迭捐赠了自家的商品,不少路人也捐献了一份爱心。

在福州,在夜市“练摊”的公益组织还有很多。林琳已经参加了16场夜市,如果没注意到她的拐杖,顾客看不出她和肢体健全人有什么区别。在一堆剪纸、中国结、串珠后面,林琳的摊位上挂有同人助残“爱·艺”手工坊的招牌,而她,则时刻保持着惯有的笑容。

据了解,“爱·艺”手工坊是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主持开办的手工艺学习培训班,提供剪纸、衍纸、面具、盘绘、串珠、漆艺等手工技能培训,组织过多次手工作品展览义卖活动。

“参加这样的夜市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残疾人的收入,宣传同人助残的公益项目品牌,还可以充分展示残疾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努力营造残健共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人助残总干事李光泽说。

(记者 吴恩儿 文/图)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知名电竞企业遭“跨省执法” 超4亿资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