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新闻网1月1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夏雨晴 蔡一苇)一爬楼梯就胸闷,一搬重物眼前就发黑……最近,51岁的老吴感到自己越来越“娇弱”了。他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原本,给肥厚的心肌“减肥”,往往得动开胸手术,可这次医生用微创介入射频技术,帮他解决了。

老吴原本身强力壮。近5年前,他出现胸闷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渐渐地,他步行一两百米或爬到二楼,就会胸闷;慢跑、搬重物后,还反复出现黑矇的症状甚至晕厥。近日,他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余福玲副主任医师发现老吴的心脏有明显杂音。心脏彩超提示,他的心脏左心室间隔太过肥厚,使左心室腔容积减小、左心室出口的血液流出道太窄。这是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的表现。正常人的室间隔厚度一般不超过12毫米,可医生们发现,老吴的室间隔厚度达30毫米。

在常规情况下,老吴这类患者需要到心脏外科接受开胸室间隔切除手术,不仅损伤大,而且花费高。即使是微创手术,医生也只能通过计算机对心脏进行三维标测,创建模型参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医生讨论后,决定对老吴实施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手术——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该手术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一项新技术——心腔内超声。心腔内超声技术是在患者的大腿根部开一个2毫米左右的切口,将一根圆珠笔芯大小的超声导管通过静脉血管推送到心脏室间隔最厚处,再通过超声波照射心脏,将心脏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成像,构建心腔模型。如此一来,就好比在心脏内装了“探头”,医生有了“透视眼”,能看到心脏内结构,明确导管的所在位置,从而在患者体外对病变组织进行较精准的射频消融。

老吴的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他住院3天后就康复出院了。他是福州首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

医生提醒,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以心室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患者在活动量增加时会出现胸闷、气喘、黑朦等症状,甚至晕厥、猝死。市民家族中若有亲属在35岁以前猝死,一定要到大医院排除该病。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