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州西郊文林山畔,有一隐秘之地。这儿从明代开始,便是收容麻风病人之所。如今,这里是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除了收治新发病人外,还长期生活着麻风愈后残疾休养员。

他们虽已康复不具传染性,但因畸残等原因,依然选择在这里慢慢老去。而给他们“当儿当女”、养老送终的,是来自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医务工作者。

1月31日是第34个“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近日记者到麻风病住院部实地探访。

年货里备了厚底鞋子

1月28日清晨,阳光照进文林山与后县山山谷处。这里便是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整个院区被青山绿树环绕,静谧得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靠文林山一侧是一栋两层楼住院楼,靠后县山一侧是一排低矮砖瓦房。住院楼旁的护坡上,两三位老人正晒着太阳。这些老者都有些残疾,他们就是滞留在此数十年的麻风愈后残疾休养员。

住院楼大厅内,年货垒得整整齐齐。除了粮油,还有很多的新鞋子。

“年货里我们特意准备了厚底鞋子,对休养员而言,这最实用。”市皮肤病防治院党委委员、原防治科科长王雪强说。

王雪强介绍,麻风病后遗症中包括周围神经损害,会让患者的肢体麻木,失去知觉。“曾有患者上山砍柴,回家才发现鞋掉了,顺着血迹回头找到了鞋。因为他们的脚没有感觉,所以麻风病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脚,避免溃疡。”

医务人员“当儿又当女”

“最多的时候,这里曾收治470多名麻风病人。”王雪强介绍,福州市曾是麻风病流行地区,住院部所在的位置500多年前是个麻风村。那时,患有麻风病的人都隔离到这里,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1952年,这里创建了福州麻风院,1960年改名为福州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1978年改名为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从1952年至今,这儿一直是麻风病住院部所在。

到了1985年,随着治疗方法改进,麻风病患者实现了治愈,陆续出院。但仍有一大部分治愈者因无家可归、不被社会接纳、畸残的原因,留在或重新回到了麻风病住院部,成了“孤老”的休养员。

目前13位休养员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也50多岁了。他们大多数有二级畸残,只能在这里安度余生。

而王雪强等人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守护这些休养员,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是“当儿又当女”,负责养老送终。

休养员吃喝、使用水电都不用钱,全部享有最低生活保障。除了长期有3名公共卫生医生值班守护外,医院还在这安排了一名轮值医生、一名护士、一名药师。目前的轮值医生来自皮肤内科,是位博士,每周二、四、六都会来。

哪怕是疫情之下,休养员们的生活也如常,每15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医院照旧安排专车接送。休养员们日子过得平淡而安详。

搬入新楼过上新生活

“元旦、春节、端午等节日,医院都会开展慰问活动。”一位休养员告诉记者,这些年特别是搬入新楼后,生活条件和环境好了很多。

他所说的新楼,就是2019年6月投用的新住院楼,两层楼高,一楼安排给休养员做“新家”,一人一间,每间房内,电视、衣柜、床等一应俱全,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而且,楼内楼外还有活动场所,大家可以一起玩牌、打乒乓球。

性病麻风病防治科科长邓劲松介绍,在新楼投用之前,休养员都住在对面的砖瓦房内,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对于腿脚不便的他们而言,十分不方便。

居住条件改善,食堂也改进了。王雪强从旧房里辟出3个房间做食堂,请了专门的厨师。大家可吃厨师做的饭菜,也可以让厨师帮忙买菜自己下厨房,很人性化。

快过年了,医院还让厨师到时准备一桌年夜饭,让休养员们能吃上团圆饭,感受到年味。

王雪强介绍,这一两年,治疗室陆续引进了新设备。“花了100多万元,有光谱治疗仪、臭氧水疗仪等,可以给麻风畸残者提供很好的康复治疗”。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石美祥 通讯员 林豪圣 文/摄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三届振兴杯武夷岩茶大赛奖项揭晓 茶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