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强化改革担当,大胆探索实践,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发展瓶颈,解决民生难题,挣脱体制束缚。
今日之福州,一项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一个个重大改革试点顺利推进,一批批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幅风生水起的改革画卷在榕城大地跃然如见。
一、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改革推进有力有序
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找准定位、把准方位,才能扬帆远航、行稳致远,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福州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全过程,加强统筹组织,系统谋划工作,绘制了改革路线图,按下了改革快进键。
这些年,改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的部署,福州市于2014年4月成立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9个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改革工作。2018年底,按照新一轮机构改革部署,建立了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10个专项工作小组和市委深改办为主体的“1+10+1”组织架构,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深改办常设机构设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改革联络工作网络。
改革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始终朝着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向推进。
这些年,改革统筹谋划不断强化。市委深改委(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全市改革牵头抓总作用,着力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市委主要领导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带头做到“四个亲自”,谋思路、定方案、抓协调、促落实。
2014年4月以来,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54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每年年度改革《工作要点》《重点突破事项》,谋划推出1840多项改革举措,审议通过100多份改革文件,真正做到中央有决策、福州有行动,省委有部署、福州有落实。各县(市)区立足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形成了全面铺开、多点开花的改革生动局面。
这些年,改革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及时修订完善市委深改委《工作规程》、专项工作小组《工作规程》《联络员会议制度》和《深改办工作制度》,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改革工作格局。创新建立改革落实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改革专项督查小组、率先建立重大改革任务督查机制、率先开展改革绩效考评,有效督促和激励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改革工作职责。
一次次思想交锋,一项项会议部署,一个个改革实招,见证了福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二、助推发展提质增效,改革破题精准深入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提出要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把经济生活中的难点,作为改革的对象和课题积极探索,从改革中寻求克服困难的途径,不断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这些年,福州市坚持发展与改革协同推进,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段破解发展问题,奔着问题去,对着难点改,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以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从打造发展新引擎入手破题,加快推进“三个福州”建设。围绕“数字福州”建设,大力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数字福建”战略理念,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成功举办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全力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5%,数字政府发展排名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
围绕“海上福州”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思路,深耕做大海洋经济,探索开展海洋资源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开工建设全国第3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推进“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等项目建设,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850亿元。
围绕“平台福州”建设,“1233国际供应链平台”“朴朴电商”等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平台经济带动全市三产增加值突破5600亿元,2017-2019年实现社零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连续3年位居第1。
从“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入手破题,大力推进滨海新城开发建设。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滨海新城积极探索实行大部制、企业化、扁平化运作和员额制、年薪制、聘任制管理等创新举措,推行“指挥部+片区+征迁小组”与“项目推动”双轨并行的征迁交地工作模式,努力探索没有直管区情况下高效开发建设的模式。
三年多来,滨海新城实施建设类项目277个,落地招商项目625个,数字中国会展中心、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等建成投用,滨海新城综合医院、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等加快建设,交通路网外拓内联,公共配套日趋完善,优质企业接连落户,如今,一座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正在东湖之畔展露新姿。
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入手破题,全力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实施龙头扶引专项行动,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召开了福州企业家大会,发布了培育农业、工业、软件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龙头企业等5个方面政策措施,修订出台了14项84条惠企政策,以满满诚意和“干货”助力企业快发展、龙头舞起来。
扎实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出台《福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市17个工业(产业)园区分为基础类、标准类、创新类全方位、高水平推进。
与此同时,福州市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政策优势,积极推动“三创园”建设、打造全国一流大学城、建设生态型环城科创走廊、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加强城市治理创新,改革效应不断显现
如今的福州,“颜值”不断提升,城市更加宜居:河湖水系碧波荡漾,交通堵点逐步打通,公园绿地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引领风尚……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加速了城市蝶变之路。
创新推进河湖水系治理,福州因“水”更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提出将城市内河整治和管理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福州市内河管理处,颁布实施了《福州市内河管理办法》,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内河全面整治。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推进河湖水系治理。
特别是近年来,针对群众最为关切、反映最为强烈的城区易涝、水体黑臭等问题,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在工作理念、治水路径、调水机制、治水工程、环境治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了独具福州特色的河湖水系治理模式。同时,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每月14日作为“河长日”,开展集中巡河护河,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固化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治水实践,城区156条内河治理基本完成,44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荣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福州市探索构建河湖系统治理长效机制”从全国近千个改革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昔日“纸褙福州城”,今朝繁华新闽都。“十三五”期间,福州市持续推进旧屋区改造,实施18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拆除旧房2354万平方米,涉及群众10万户35万人。旧改,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老城有机更新、提升宜居宜业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处置,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在全国首创垃圾分类“三端四定”工作模式,探索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机制,建成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实现分类覆盖率100%,2020年底福州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垃圾分类处置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考评中位列前十位,成为全国9个免检城市之一。
大力推进古厝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文物建筑“抢救修缮”、历史建筑“修旧还旧”、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老街巷“凸显特色”、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近年来,福州市大力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一系列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结合办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着力构建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推进古厝保护的新格局,精心守护城市的“根”与“魂”。
与此同时,福州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显著,各地结合资源禀赋,探索乡村特色发展模式,涌现出晋安区九峰村、永泰县月洲村等69个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
改革不停步,榕城更美好。福州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在优化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文明城市创建等领域,还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有力推动城乡旧貌换新颜。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活力充分迸发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推行外经“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在全国开创了集中开展行政审批的先河。
20多年薪火相传,“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这八个字深深烙印在福州的城市精神中,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市里制定实施《“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若干规定(试行)》,以党内法规形式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具体化、制度化,着力惩治干部慢作为甚至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先后完成七轮简政放权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全国第1。首创“就近登记、全城通办”“简易注销、便捷退出”等措施,率先推出企业开办刻章“零延时”“零费用”服务,创新打造具备掌上办、自助办、同城办综合服务能力的“e福州”便民服务平台。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不断提升,城市信用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三,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鼓楼区获评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丝路海运、数字丝路等8大重点工程,成功举办海丝博览会、丝路国际电影节、海丝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不断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中国和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
深化自贸区建设改革,福州片区抓好国家赋予的205项重点试验任务落实,完成199项具有福州特色的改革试验任务,推出17批230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79项,全国复制推广25项,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76%以上、92%以上。
健全对台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出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68条实施意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43条措施;创办海峡青年节等品牌活动,打开两岸青年交流窗口;搭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载体,助力台青登陆追梦、筑梦、圆梦;涵育榕台根脉情谊,福州台湾会馆正式亮相,民间基层交流不停不断不少……
当前,福州正围绕打造服务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加快构建福州都市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高铁进机场、长乐机场二期扩建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对外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五、坚持为民价值取向,改革成果惠民利民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人民”始终是最核心的关键词。改革,就是要让普通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福州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2019年8月,福州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地市,率先开展集成改革试点探索。市委深改办、市民政局深入调研、认真谋划,制定《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试点任务分解责任清单》,推出了14项改革试点任务,分解下达80项具体推进措施和目标,正加快打造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福州特色“3443”养老服务模式。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十分重视教育强市工作,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近期研究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立德树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治理创新等“十大工程”,强化“优质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带动,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定点零售药店脱卡结算和电子处方流转,在全国率先试行慢性病患者配药网上“刷医保”,全市千人均床位数从4.68张提高到5.21张。
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到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考察时作出的“三个如何”重要指示。福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以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全省率先开展街镇权责清单试点,鼓楼区南街街道权责清单被确定为“全省唯一街道权责清单样本”。福清县域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全面铺开,集成推进行政管理、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乡村发展等七大领域改革,有效承接省市下放253项权限,不断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此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人大监督、政协协商等机制不断健全,国家级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正在打造“福州样本”,未成年人保护“督促监护令”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有力保障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谋改革、惠民生,就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一件接着一件改、一事接着一事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六、强化党建制度创新,改革合力更加强大
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近年来,市委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创新建立常态化学习贯彻7项机制。
深入实施以政治考察、专项考核、蹲点调研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线考核干部工作机制,组建考核组下沉到中心工作、重点项目第一线开展考核,剑指“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现象。开展“担当尽责、激情创业”优秀干部发现选拔专项行动,推选产生了103名好干部,持续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榕博汇”是福州创新打造的人才工作品牌,为深入推进人才提质聚榕专项行动,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福州市倾力打造“榕博汇”引才活动,设立“福州人才月”,吸引超2000名知名高校博士落地福州。
全面推进、层层深入——党的建设系统性不断增强。以“红色领航工程”为抓手,多点突破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农村、城市、两新、国企、高校等各领域基层党建迸发新活力,持续打造有思想、有力量、有温度、有色彩的基层党建,结出累累硕果。福州市“从‘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到整体系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嬗变”、鼓楼区“以回答好‘三个如何’为主线,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分别获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优秀案例,福清市“开展五星级创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台江区“党的建设与众创空间发展双核驱动、互融共促”分别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优秀案例。
标本兼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探索运用“1+X”检查机制,构建一体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监督体系。完成市级党政机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和全市173个乡镇、25个特殊区域监察组组建工作。在全省率先探索县(市)区党委书记任同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做法,率先实现市、县管干部廉政档案全覆盖,等等。
一系列改革举措,把原来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整合起来,强化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通过深入推进党建制度改革,健全和落实科学务实的选贤任能制度、组织制度、人才制度等,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加快省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深化改革风正劲,奋楫扬帆再起航。
进入新阶段、融入新格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涌动。福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对福州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重要要求,以落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为总牵引,结合当下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围绕建设福州滨海新城、福州大学城、东南汽车城、丝路海港城、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现代物流城“六个城”,打响海上福州、数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闽都文化“五大国际品牌”,全力实施党建引领等九大专项行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走深走实,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改革新贡献。
福州日报记者 赵昕玥
责任编辑:赵睿
- 福州工会引领职工投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纪实2021-10-29
- 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2021-10-21
-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福州将这样做2021-10-19
- 福州:202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2021-10-17
- 福州:发挥侨力助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2021-10-15
- 品质生活 幸福满满——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系列述评之四2021-09-27
- 福州:奋力建设六个城 夯实现代化国际城市基础2021-09-27
- 福州加快建设两岸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城市2021-09-26
- 福州:加快建设产业多元共兴的现代化国际城市2021-09-26
- 福州: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 打造科创走廊2021-09-26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八闽文旅精华汇聚一馆 2021福建旅游交易会在2021-11-2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