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千帆竞发,潮起东南。

上世纪九十年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福州现代化建设,谋划制定并推动实施“3820”战略工程,擘画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为福州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呈现勃勃生机。

收官“十三五”,奋进“十四五”,福州行进也迅疾、承载也浩大。市委、市政府出台《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重点建设福州滨海新城、福州大学城、东南汽车城、丝路海港城、国际航空城、现代物流城等六个现代城,打响海上福州、数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闽都文化等五大国际品牌,实施党建引领、科教兴城、龙头扶引等九大专项行动,吹响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冲锋号,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蹚出一条

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

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福州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多区叠加”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极不平凡之年,书写非凡答卷。

2020年,面对疫情大考,福州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地区生产总值10020.02亿元,迈入“GDP万亿俱乐部”。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2.5万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居全省首位,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一。

——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产值超百亿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一组组亮眼翔实的数据,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效,展示了福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福州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三个福州”建设,把传统产业、实体经济、新兴产业有机融合起来,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数字福州”积蓄澎湃新动能。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亲自擘画、亲自推动的数字福建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花落福州,由此带来创新资源加速向福州汇聚,创造源泉在榕城大地充分涌流,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壮大,去年数字经济规模达4600亿元、占GDP比重超45%。当前,福州着力打造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争当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

“海上福州”打造“蓝色聚宝盆”。福州牢记嘱托,深入实施“海上福州”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高端海工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开发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2850亿元。福州向海图强的蔚蓝画卷,正滚轴舒展开来。

“平台福州”开拓发展新模式。中安绿色等一批供应链金融项目加快建设,东街口、东二环泰禾等重点商圈持续提升,朴朴、永辉生活等新零售企业迅速壮大,兴银理财落户开业,海峡基金港上线运营。一个个平台项目、一种种创新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平台经济正向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迈进。

让“稳”的基础更巩固,让“进”的势头更强劲。福州着力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电子信息、纺织化纤、机械制造、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恒申、京东方、福耀、坤彩、友谊等世界“单打冠军”,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强链补链延链和产业集群发展。

项目是发展的支撑。福州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批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联动性强的大项目引进落地、加快建设,为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高新区创新园,一栋栋气势恢弘的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

产业项目建设,园区是先行区、主战场、主阵地。福州投资680亿元,将全市重点工业(产业)园区按基础类、标准类、创新类分类,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让园区落得下项目、留得住人才、聚集起产业。五凤山麓,福州软件园势头强劲,提出再造一座软件园的目标;闽侯青口投资区,以福建奔驰和东南汽车两家整车生产企业为核心,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基地;罗源湾开发区形成“一龙两翼”产业集聚态势,加速建设绿色高端的千亿钢铁产业基地……展望未来,福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园区6家、超五百亿元园区5家。

沃土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舞蹁跹。近年来,福州实施“抓项目促跨越”“项目年”“招商年”“三产年”“网络招商”等专项行动,一批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项目纷至沓来。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福建MDI产业园在福清江阴动建,聚焦大健康领域的工业富联大健康福州智造谷落户仓山,发力高端冶金的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项目助力罗源湾打造千亿海港城……

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面对疫情影响,福州因时因势实施“双百双千”增产增效专项行动,帮助2660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数字·绿色”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投资1422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8项,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投资近2300亿元推进175个新基建项目。“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有效畅通产业循环,促进企业增产增效,为实现GDP破万亿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福州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会城市。

数据显示,全球每4辆汽车中,就有1辆使用福耀玻璃;

高新区的富兰光学,作为精密光学元件和光学镜厂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位列世界第一;

福建银河骏鹏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我省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去年交付首台整机……

这样的“福州智造”,还有很多。

每一颗果实,都收获于创新之树。近年来,福州坚持创新驱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创新是融入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因。福州启动晋安湖、东湖、旗山湖“三创园”建设,推动成立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积极培育“闽都英才”“双百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万人计划”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是福州最鲜亮的城市气质。“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从444家增至2052家,数量翻了两番多;R&D经费投入总量从98.8亿元提高到200亿元以上,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400多件,居全省首位。

福州地区大学城,如何发挥创新资源富集这个优势?答案是通过建设一流大学城,激发创新活力动力,让创新在福州蔚然成风。福州围绕生态景观、功能配套、服务管理、办学水平、校园环境、共建共享“六个一流”目标,加快建设宜学宜业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学城。在此基础上,依托大学城和高新区,逐步推动规划建设校、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一个凝聚创新发展强大力量的“福州硅谷”正迅速崛起。

闯出一条

改革开放的新路子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福州守一达变,蹄疾步稳,着力先行先试,发挥改革开放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努力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

探索构建河湖系统治理长效机制,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医改“强基层”经验,入选2020年全国基层卫生改革典型案例;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福州榜上有名……

近期福州捷报频传,一个个全国改革试点花落榕城,一项项改革成效成为典型、全国推广。福州被赋予更多改革使命,成就更多改革荣光的背后,是一以贯之锐意改革创新的自觉、智慧和勇气。

福州得风气之先、秉政策之利,全面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效应逐步显现,改革活力竞相迸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州共推出滨海新城开发体制、福清县域集成、国资国企、监察体制等1840多项改革举措。

“放管服”改革再深化再突破。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推行外经“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在全国开创集中开展行政审批的先河。30年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薪火相传,深深烙印在福州的城市精神中。福州先后完成七轮简政放权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全国第一;接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营商环境便利度相对排名提升到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28位。政务服务的“福州模式”,让企业、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探索福州特色河湖水系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河湖长制,将每月14日作为“河长日”,开展集中巡河护河,现场协调解决问题。经过1000多个日夜奋战,完成城区156条内河治理,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们枕水而居、诗意生活。

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推出了14项改革试点任务,分解下达80项具体推进措施和目标,加快打造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福州特色“3443”养老服务模式。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研究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优质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带动工程,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定点零售药店脱卡结算和电子处方流转,在全国率先试行慢性病患者配药网上“刷医保”,全市千人均床位数提高到5.21张。

民之所盼,政之所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硕的改革成果。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近年来,福州紧紧抓住“多区叠加”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展开欢迎之臂、打开机遇之门,实现从海防前哨到开放前沿的跨越。

福州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丝路海运、数字丝路等八大重点工程,成功举办海丝博览会、丝路国际电影节、海丝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不断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朋友圈”“生意圈”越来越大。

福州扎实推进自贸区福州片区建设,紧抓国家赋予的205项重点试验任务落实,完成199项具有福州特色的改革试验任务,推出17批230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79项、全国复制推广25项,跑出改革“加速度”。

福州引领带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四市一区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脉动”紧紧相连、事关群众利益的公共资源共建共享……今天的闽东北,奏响山海协作崭新乐曲。

福州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出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68条实施意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43条措施;举办海峡青年节等品牌活动,搭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平台;用心用情培育榕台根脉情谊,福州台湾会馆正式亮相,黄巷打造对台特色集中街区,民间基层交流不停、不断、不少……福州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先行城市中奋勇前行。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改革没有完成时,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前,福州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福州都市圈。我们将以百倍勇气和千倍努力,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劲,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推动深层次改革开放。

迈出一条

统筹城乡发展的宽路子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近年来,福州始终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新区新城建设、老城改造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加快打造高品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

长期以来,“二元结构”如同一道高墙横亘在城乡之间。如何消除差距,让城乡并肩前行?福州坚持从高标准建设新区新城、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看城的演变——福州坚持“东进南下”城市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城市发展轴线,疏解老城,培育新城,拓展空间框架,形成滨江滨海城市发展格局。

在创新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协奏中,福州城跳出“三山两塔一条江”的框架,走向“七山两江一面海”的新格局,新的跨越正在发生。

时钟拨回6年前。2015年8月30日,福州新区正式获批成立。一路探索,一路开拓,福州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区一门户一基地”战略定位,奏响大改革、大创新、大发展的时代交响曲。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优质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也加快布局。“十三五”期间,福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2020年超2400亿元、占全市比重约24%。

福州新区昂扬奋进,滨海新城发展迅猛。2017年2月13日,举全市之力、融国际视野、集一流团队,于一片荒漠莽滩中,滨海新城破土而出。新城坚持高水平规划,《滨海新城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等7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坚持高标准建设,277个新城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总投资约2760亿元。

春秋代序,斗转星移,从一纸规划到项目多点开花,在昼与夜的不断切换中,一个智慧创新、绿色宜居的城市副中心拔地而起。去年滨海新城38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531亿元,同比增长8.8%,大数据企业集聚发展态势已然形成,这片热土正释放澎湃的生命活力。

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开,城市更新有序推进。

城市完善了功能品质。福州持续抓好河湖水系治理,充分释放生态福利,获评首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实施“绿进万家、绿满榕城”行动,仅去年以来造林绿化就达11.84万亩,公园串珠、福道绕城等成为靓丽景观;顺利完成“2018年~2020年”三年旧改行动计划,涉及五城区106个连片旧屋区,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城市留住了历史文脉。2200多年的建城史,让有福之州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也造就了黛瓦相连、百年沧桑的古建筑群。近年来,福州投入320多亿元用于名城、街区、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打造鳌峰坊、南公园等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提升261条传统老街巷,实现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

看乡的发展——福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致富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决战脱贫攻坚,提早3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福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一条具有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大海为台,“振鲍1号”“振渔1号”“福鲍1号”试验成功,“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开工建设,连江开拓全省海洋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也为中国渔业现代化提供基层实践论证。紧随其后,本土企业跃跃欲试。“泰渔1号”“定海湾1号”接连入水,耕造“海上牧场”。创新驱动,一个个“大块头”让连江渔业从近海走向远海、从粗放走向精细,高效智慧的养殖方式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让海上“良田”愈发肥沃。

以青山为靠,罗源的食用菌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化、合作化、园区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秀珍菇、海鲜菇、绣球菌……一朵朵小小的食用菌,如同一把把“致富伞”,千千万万个菇棚和厂房,拼就出福州食用菌产业藏富于民和乡村振兴的最美版图。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4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3个,培育市级及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17个。

乡村振兴不仅鼓了农民“钱袋子”,更美了农民新生活。

村民住上了小区。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新农村住宅小区解决了165户、1700名村民的住房问题,不仅被列为福建省第十六批省级住宅小区建设试点,还是福建最大的新农村住宅小区。

村子变得更靓丽。2020年,全市新建提升374个美丽乡村,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初级版全覆盖。

神州风再起,闽江涌新潮。

新时代,赋予福州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起点,开启福州波澜壮阔的新征程。砥砺奋进“十四五”,全市上下将高擎信念之炬、激扬实干之帆,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拼搏劲头,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续写新时代有福之州的新辉煌!

福州日报记者 黄戎杰 覃作权 蒋雅琛 陈敏灵 赵昕玥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