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州是有福之州, 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好山好水,孕育幸福之 城。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近年来,福州大力保护城市山水格局,规划绿色发展空间。130公里环山步道,600多公里滨河绿道,15处生态公园……一张张生态成绩单背后,是深深镌刻在街头巷尾,与城市同呼吸、共发展的山水风貌与自然肌理。山水城人和谐共融的生态之城, 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亮丽底色。

福州大力保护城市山水格局,规划绿色发展空间

市民在白马河散步。记者 叶义斌 摄

游山玩水

生态美景触手可及

游人如织,繁花似锦。今年清明假期,全线贯通不久的福山郊野公园内格外热闹:赏花,踏青,散步,健身……蜿蜒的山路上,处处是市民游客的欢声笑语。“早起上山走半小时,一天都有精神!”市民黄依姆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从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到人人称道的旅游胜地,福山郊野公园的美丽蝶变,源自城市山地的惠民运用。近年来,福州变“望山”为“进山”,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居民休憩游玩需求,在靠近居民居住区,且山水环境条件好的黄金地段大力建设生态公园与山地休闲步道。牛岗山、鹤林、天马山……欢声笑语,为青山绿水带去了久违的活力。

便民惠民的理念,体现在生态公园的每一个细节中。传统登山道多由台阶搭建,距离狭窄,攀登费力。新修建的环山步道则以缓坡搭建,方便老人孩童漫步;路面宽度提升至6米左右,方便人群行走,提升市民出游体验。

漫步山中,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别样风景。专类植物园中,各色时令鲜花纷纷绽放,令市民流连忘返;石凳长椅、自动售货机随处可见,方便市民解渴休憩,放心出游;智慧灯杆标明气温与空气指数;沿途文化墙介绍常见植物信息……身处山间,却仍能享受都市生活的舒适与温馨。

“我们着力保护自然风貌,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展现自然气息与生态氛围。”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灵活运用雨水花园、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多种措施,消纳利用山中雨水,赋予生态公园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等全新功能。

“今年,两江四岸区域环境也将迎来全面提升,以山、水、城交融的特色风貌,打造山清水秀,文盛景美的活力水岸。”上述负责人介绍,未来,两江沿线将迎来包括水体治理、岸线整治、公园提升、山体修复在内的一系列专项行动,首批8条精品景观带也已提上日程,“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完善山水休闲慢行系统,充分发挥福州山水禀赋,让青山绿水为民所享,得民所好!”

“绿”进城市

山水骨架日渐丰满

“从白天到晚上,白马河公园里都有游人,连刮风下雨也不受影响。”林阿婆平日里常来白马河公园散步,见证了白马河公园一路以来的变化。她说,白马河公园成了大家交流、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经常能见到熟悉的面孔。

近几年,随着水系治理,白马河臭味消失,两岸的绿化提升配套休憩空间的增设,让白马河公园真正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后花园”。白马河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白马河公园绿量足,胸径大于40厘米的榕树就有230多棵,树荫不仅让市民在夏日能寻得清凉,乘船游览也能享受到人在画中游的生态体验。

福州有着良好的山水骨架,绿化建设让骨架延展出动人的风采。全市共有1202处“小、散、碎、边”空地被打造成串珠公园,吉道、福道、乐道和文道四大慢行道及城内的沿岸步道串起分散的绿地,以公园绿地网络为基础,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网络。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享绿出行,市园林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行体验式设计法,在走街串巷中,他们总结出了加密、加厚、填空白、加品种、添层次等15种城区绿化提升模式,成为福州各县市区和其他城市的经验参考。

通过精准绿化提升,福州的街道绿地已逐渐从绿化升级为花化、彩化和香化,从简单的绿化用地成为了市民的绿色共享地。永安街分车道的西洋鹃种植配合花境设计,为市民的审美游憩提供空间;上下杭花漾街区的设计,用生命力充盈的园林小景延伸了闽都文化的意涵;南二环两侧的步道在绿化提升下成为了两条绿链,篮球场和足球场的“园林+”设计更是直接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其中,“园林+”不仅是增加园林绿地的硬件设施,如体育健身设施、环卫公厕等,还旨在增加人文活动,将园林的打造与福州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园林特色品牌。每周六,于山风景名胜公园的白塔书场都会准时开场,用独具福州韵味的评书表演,与于山的文化遗迹相接续。“大美园林 非遗闽剧”“闽剧进公园”等主题文化系统活动也在西湖公园、茶亭公园等地开展,拓展公园的服务功能,呈现榕城特色。

福州日报记者 阮冠达 林奕婷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暨泉州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