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指出,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福州日报记者 张笑雪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农家小院里,几幢白墙灰瓦的民宿又热闹起来。“天气暖和了,预订民宿的客人越来越多。乡村美了,才能吸引游客!”大喜村党支部书记黄时杰深有感触地说。
在大喜人眼中,村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环境美了。垃圾清理了,厕所干净了,房前屋后还种了各种果树,不少游客来这里一住就是一两周。
从污水四溢到水清岸绿,大喜村的变化正是福州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的缩影。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村庄清洁行动部署暨春季战役视频推进会精神,福州市统筹疫情防控,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动各县(市)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建设品质。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83952吨,清理村内水塘801口,清理村内沟渠1356公里,清理村内淤泥7796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2859场。
垃圾处理
探索农村垃圾处理“福州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目前,福州已经建立一套科学的垃圾分类体系。
在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分类垃圾桶,桶壁上的二维码格外醒目。安放在村中的“垃圾分类积分兑奖机”装有抽纸、牙膏、水杯等奖品,时常有人来这兑奖。
“现在垃圾分类做得好,能经常获得积分,还可以换取生活用品。”村民自豪地说。村干部介绍,村委会每天派专人上门“验收”,垃圾分得好的村民可当场扫描桶上的二维码获得积分,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目前,垃圾分类积分制已在全市农村地区试点,并逐步推进,让垃圾分类实现“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也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此外,城乡环卫一体化也为福州市村庄清洁行动立下“汗马功劳”。在闽清县,环卫一体化乡镇标段涉及15个乡镇268个行政村,通过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转运点,同时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将生活垃圾统一运至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城镇公共设施、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智慧化、精细化、专业化”运营管理体系。
一枝独秀不是春。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垃圾清运机制已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推广,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福州模式”。
污水处理
科学探索精准治污新路径
走在福清市新厝镇桥尾村,只见人工湿地上安装了喷泉,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上方的绿植生机勃勃,鹅卵石路、白色石板路环布其中,村里还辟出精致的口袋公园……
“我们创新推出‘黑水、灰水、油水’分类收集,不仅美化了家园,还给农田解了‘渴’。”桥尾村村支部书记魏开荣说。
近年来,桥尾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系统思维、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区推进”原则,探索实施“源头收集—分类处置—截污纳管—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规范化运维管理”治污路径,实现科学、有效、精准治污。
截至去年底,桥尾村已入户改造237户,新安装三格化粪池154个、隔油池156个。在雨污分流前提下,生活污水实现黑水(厕所中马桶用水)、灰水(洗涤用水)分类收集处置,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用于周边500多亩的农田灌溉,有效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是引擎。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福州市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方式,加强县域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确保出水水质满足周边受纳水体功能及环保要求。同时,探索引进净化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格式+人工湿地”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尾水质量,实现达标排放。
厕所革命
“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村里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卫生厕所。”说起“厕所革命”,永泰县盘谷乡新丰村村民连连点赞。
为确保全面拆除传统旱厕,永泰县各乡镇包村工作队、村干部逐户调查,了解村民想法与旱厕现状,对现存旱厕登记造册,并组织开展农村改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永泰县盘谷乡相关负责人说,与村民充分沟通后,村委会与村民签订旱厕拆除协议书。遇到村民外出务工,村委会就会统一租赁挖掘机,雇用施工队,组织拆除改造工作;个别村民想将旱厕变成农具房、柴火房,村委会便组织填埋,消除安全隐患。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不少村庄成了旅游景点,一座座精美别致的旅游公厕应运而生。“在滨海渔村,海蛎壳堆得山一样高,又脏又臭。现在好了,海蛎壳当瓷砖,既减少垃圾污染,又成为一道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参观。”在福清市沙埔镇西山村,村民林力对海蛎壳的妙用赞不绝口。新建的特色公厕不仅变废为宝,还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厕所革命”方面,福州大力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普及率均达90%以上,并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合理优化公厕布局,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农村公厕,健全公厕日常管理长效机制,累计新改建城乡公厕1415座,完成量居全省第一位。
农房整治
建筑风貌水平稳步提升
在闽清县雄江镇闽江畔的小山上,一片红瓦黄墙的民居高低错落,这便是梅雄村。
“结合村庄整体建筑风貌,我们用米黄色涂料装饰裸房墙面,并按村民要求铺上红瓦。”雄江镇相关负责人说,农房整治尽量采用“平改坡”,实现“不动筋骨肉,旧貌换新颜”。
去年,闽清县裸房整治目标任务为4000栋,实际完成外立面整治4029栋,占年度任务的100.72%。今年市里下达裸房整治任务4500栋,目前已分解至各个乡镇。
为了规范农房建设,全市开展农房规范试点行动,以保护历史建筑、特色建筑为前提,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加强规划布局设计,引导农民合法建房,做到新建农房规范有序。
目前,全市农村建筑风貌得到有效管控,实现既有农房整治“镇镇有示范”,整体风貌水平稳步提升。
村庄绿化
既扮靓乡村又促进增收
“以前村里几乎见不到大树,如今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还种了很多果树!”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村民说,“村植千树”行动开展以来,村里房前屋后栽上了绿化景观树,边角空地还种上了枇杷、柚子等果树。村口小花园里,福建山樱花、香樟、枫香、桂花等乔木与各色花灌木相搭配,成为进村的第一道风景。
近年来,以“森林村庄”和“村植千树”为载体的乡村绿化行动在全市深入开展。目前,福州共创建137个省级“森林村庄”,占总任务的100%;今年已有589个村实施“村植千树”行动,占总任务的98.2%,共种植各类果树、乡土树种59万余株。
“村植千树”三年绿化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村庄绿化美化,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路边山边等空地见缝植绿,并种植优良果树,不仅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还有效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赵睿
- 福州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 力争明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021-04-12
- 林宝金:扎实做好首届中国(福州)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筹备工作2021-04-12
- 每个500万!福州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获省财政支持2021-04-11
- 福州市多举措做好劳模服务工作2021-04-11
- 福州至深圳高铁“公交化”运营 一天发车27趟2021-04-11
- 福州台江举行惠企系列政策解读会2021-04-11
- 福州长乐:蚕豆丰产好卖 农民热情高涨2021-04-11
- 福建脂肪性肝病规范诊治联盟在榕成立2021-04-11
- 福州:碎石绵延300多米 公路人2小时清理2021-04-11
- 福州首份“训诫令”发出 帮孩子重入正轨2021-04-11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激烈角逐!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鲲鹏计算赛2021-04-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