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千年村落、古迹犹存;中共福建省委电台旧址所在地;中共福建省委早期在闽东地区活动的“第六面红旗”所在地、拥有众多红色精神留存的革命老区村……高新区南屿镇茂田村,目前正全力打造挖掘、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引领、绿色推动,助力乡村振兴。

闽东地区“第六面红旗”

在村里,一处旧宅正建设福建省委电台旧址纪念馆,项目将在7月1日前完工,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馆内通过一系列旧照片、示意图、文字等方式,展示了革命先辈在此的革命历程。

村干部黄金城告诉记者,真正的福建省委电台旧址在村境内的溪里山,至今无大路可通,走路要两三个小时。溪里山在旗山西侧,与笔架山毗邻,山深林密,层峦叠嶂,西南与永泰县交界,东北、东南面临南港平原、闽江支流大樟溪,并有旗山、笔架山、饭甑山为依托,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是个上好的游击军事要地。

1942年时任中共福长平中心县委书记的陈亨源来到溪里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后续开展工作做好铺垫。1945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高振洋(省委电台台长)带电台到溪里山靓元池红洞隐蔽,与上级保持联系,两年后电台转移到南阳顶。

这两年的时间里,不少重要文件就是从这里上传下达,保证了福建省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在展馆内,一幅中共福建省委早期在闽东地区活动的示意图上,茂田村上方标示着一面红旗,从起点算是第六面,所以村民都自豪地说,这里是“第六面红旗”所在地。

 历史遗存故事动人

村里几处历史遗存,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在福建省委电台旧址纪念馆旁边,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铳楼。所谓铳楼,是旧时富有的村民所筑的土楼,内设小窗口架铳,来抵御土匪骚扰。

这座铳楼呈正方形,墙体厚约1米,高约12米,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系土木石结构,建于民国初期。第二层、第三层均铺木板,第二层靠土墙部分砌砖台,台上安大铁锅烧水,四面墙体设斗形窗口,内大外小可架铳瞄准土匪,窗口两侧各暗装一个大竹管通向外墙。

当年这座铳楼,曾抵挡多次土匪的侵扰。土匪进村靠近铳楼时,村民将烧开的沸水倒进与竹管等高、相通的大水桶里,然后放沸水从管口喷向土匪。“在南屿乃至福州,保存如此完好的铳楼数量极少。”黄金城说。

在村口,有一处宋代石桥“蜈蚣桥”,因桥上刻着三只蜈蚣而得名。记者看到,桥上刻的蜈蚣长约一米,线条简洁,但栩栩如生。黄金城告诉记者,这座桥建于宋代,原来桥上刻着的三只蜈蚣,目前还剩两只。至于为何刻着蜈蚣,村里无人知道。

而在另一处,有一口明代末期建设的八卦井,至今仍有井水。八卦井旁边不远处有一头“石牛”。所谓“石牛”,乃是突出地面的一块大石,略有牛形。村里人口口相传,本来此处无“石牛”,但几百年前“石牛”冒出地面后,村里多次发山洪。于是,当时的村民在“石牛”上坡处修了一口八卦井,以此来“镇压”。

“蓬莱境”焕发绿色生机

茂田村处于蓬莱溪源头,三面环山,临近蓬莱水库,风景优美。

在村里,有不少花卉盆景种植。茂田村与芝田村、玉田村、中溪村、南屿林场相邻。其中,山地面积3500亩,农田面积900亩,杂地面积1000多亩,适合种植花卉。

多年前,福州仓山区建新镇不少花卉种植户迁移到茂田村,向村民租土地,种植发财树、三角梅、盆景等多种花卉植物。村民既可以收取租金,也可以在这些种植园内打工,增加了收入。

村两委干部对引进的绿色产业给予极大支持,分管负责干部全程关注,贴心服务,使得搬迁户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更增添了他们落户茂田村创业的决心与信心。

村里的秀美山水,还“催生”了一家在福州小有名气的民宿“蓬莱境派对”。这个拥有约10家门店的民宿项目,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打造小而美的精品别墅庄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蓬莱境派对”的第一家门店,位于茂田村,这是因为创始人之一是茂田村人,且蓬莱溪就在附近。记者看到,这家门店环境优雅,在群山环绕的茂田村里,别具一格。

红色引领乡村振兴

村干部介绍,目前茂田村党支部将挖掘、传承红色文化,光大红色精神,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线来抓。除了修建福建省委电台旧址纪念馆,村里还修建了党建主题公园、革命老区村的标志等,让“第六面红旗”高高飘扬。

目前,村里制定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促进相关休闲产业发展的规划。该村借助蓬莱溪、旗山、蓬莱水库等资源,拓展了特色绿色种植业,发展果蔬采摘、花卉欣赏、垂钓等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园项目。

红色引领、绿色推动,茂田村在振兴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小贴士:市民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南屿镇,转151路公交车到达茂田村。

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徐文宇 通讯员 汪炜娜/文 记者 池远/摄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