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福清佾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佾舞。(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福州新闻网6月10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王炳聪)10日上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福清佾舞上榜。同时上榜的还有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等其他14项福建省非遗项目。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周礼佾舞在福清源远流长,清乾隆木刻版《福清县志》详细记载了官方集体传承佾舞的建制。北宋福清籍乐师刘铣主持制订的“大晟乐章”被宋徽宗定为国家正统音乐,颁行天下;明朝时,其中六首被李之藻收录编撰在《頖宫礼乐疏》中而得以保存,至今仍为两岸佾舞配乐。清代纪晓岚又将《頖宫礼乐疏》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得以流传至今,成为现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等地区孔学礼乐文化研究考据的权威文献。

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和保护佾舞文化,福清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凝聚提炼佾舞的当代价值:2012年成立立达孔学会,以传承周礼·佾舞为抓手,整理佾舞图谱画册及乐理典籍等;2013年启动恢复和延续传承“周礼·佾舞”的保护计划;2015年在福清龙华职专设立传承基地,让佾舞走进校园……得益于福清市的努力,2017年1月,佾舞入列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2019年10月,佾舞列入福建省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佾舞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将有利于福清对于佾舞保护和传承。” 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林国祥介绍,福清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入挖掘历史文脉,加强佾舞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拓宽佾舞文化的交流合作领域、范围、广度和深度,推动周礼佾舞等优秀传统文化走向舞台,重返大众视野,让更多人看到佾舞等非遗项目的博大精深与古老厚重。

据了解,“周礼佾舞”文化源自河洛“六代乐舞”。3000多年前,周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开始制礼作乐。他整理并继承了前代遗存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