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亭江闽安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亭江炮台,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迥龙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离不开74岁的杨成和的贡献,他2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闽安文化,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就是他翻山越岭找到的。今年初,他成为福州市党史和地方志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
杨成和介绍闽安文化。记者 欧阳进权 摄
翻山越岭找到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1874年,日本借口为琉球船民报仇,悍然出兵发动侵略台湾的战争。5月,沈葆桢受命援台,调度闽安水师协和船政水师等部队,乘船政所造之船前往台湾,与日方据理力争,同时积极做好军事反制的准备,最终将侵略军驱逐出境。随沈葆桢赴台的将士中,有135位御敌阵亡或染瘴疫病死,遗骸被运回闽安虎头山安葬。将士墓群这一“戍台文化活化石”一度“消失”,就连闽安村民也不知道墓群在哪,墓群的故事逐渐成了传说。
上世纪70年代,杨成和从部队退役后到闽安村委会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听村里老人说虎头山上有一片墓群埋葬了100多名清军将士,便找了几名村民,带着砍刀和干粮上山寻找。几人找了3天一无所获,准备下山时,忽然看到杂草丛里有一个个石头堆,扒开草丛一看,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墓群。
记者看到,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区域整洁,前方立有“义冢”石碑,后方埋135位清兵遗骸,每位一圹,排列井然,各墓距离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顶。封土堆前各立一小墓碑,上刻死者籍贯及姓名。这是我国唯一一处将阵亡将士的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墓群,2009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墓群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闽台血脉同宗关系的铁证。”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墓群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墓碑的石刻纪事,有确切文字和纪年可考,为研究清朝军事制度、台湾防卫和近代船政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讲好闽安故事
20多年发表800多篇文章
闽安的文物古迹散布在村里各个角落,不少像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一样藏在山上,给杨成和的考证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闽安约7平方公里的土地,杨成和走了一遍又一遍。他经常带着一把砍刀、记录本、干粮就上山,翻越松门山、七星堆、打石坑、莲池山等闽安附近多个山头,找到多个清代将军墓。
2000年退休后,杨成和潜心研究闽安文化。他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史料,梳理总结,再把这些内容讲给游客听,至今已义务讲解2000多场。担任义务讲解员时,他结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他们无私地送来许多珍贵史料,台湾的乡亲也自发帮忙搜集资料寄给他。
“这些资料加上我的研究手稿,摞起来有两米多高。”杨成和说,他白天搞研究,晚上就埋头写作,20多年来发表了800多篇文章,自筹资金10多万元撰写《福建闽安古镇》《福建闽安海防重镇》等著作。他的研究为闽安村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提供了重要资料参考。
如今,闽安村知名度越来越高,迥龙桥和邢港码头被列为福州四个海上丝绸之路史迹遗存点之一。“闽安有3张名片、12大历史文化、545位闽安戍台卫疆将领、800多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闽安的宝贝。”杨成和说。
如今虽然年过七旬,精力大不如前,但杨成和依然为传播闽安文化奔忙着。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举行之际,他忙着将闽安戍台名将的故事、闽安民俗文化等编撰成书,“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理应挑起重担,讲好闽安故事,让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责任编辑:赵睿
- 智能化为马尾行政服务赋能增效2021-07-09
- 迥龙桥邢港码头诉说千年“海丝”史2021-07-09
-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2021-07-08
- 马尾:“马上就办”引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07-08
- 马尾法院打造企业破产案件和解新路径2021-07-05
- 马上就办 马尾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07-01
- 四级政协委员进行提案联合督办 助力马尾基金小镇做大做强2021-06-28
- 马尾巾帼创业联盟揭牌2021-06-25
- 马尾海关大力扶持远洋渔业发展2021-06-22
- 马尾16支队伍参加合唱比赛 唱支心歌给党听2021-06-22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长乐快马加鞭修缮“九头马”2021-07-13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