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山海同城,携手共进,新的变化正在酝酿发生。日前,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的《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记者了解到,秉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福州都市圈将深化“山海协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性、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如何定义,前景如何?今日,记者为您详细解读。

【新闻聚焦】

福州都市圈主要包括: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和建阳区、建瓯市部分地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总人口约1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5万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1.5%、33.5%和34.5%。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复函,《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要以推动福州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提升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为方向,以基础设施、产业与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协同为重点,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城化同家园,有力支撑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推进福州都市圈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发展理念和创新实践,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2019年来,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福建省发改委具体指导下,福州市牵头莆田、南平、宁德、平潭三市一区编制《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丰富完善了“核圈同城、山海协作、城乡融合、以圈带群、共同发展”的城市—区域协作“福建方案”,促进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推动粤闽浙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未来可期】

未来,福州都市圈如何深化合作,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记者专门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

协作领域再拓展

从最初的经济协作,逐步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更加综合性的协同发展领域拓展,福州都市圈协作领域一直在拓展。此次《规划》相应从空间发展格局、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网络、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共建优质生活圈、对台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体制机制创新九个方面搭建福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总体框架。

山海发展空间格局再优化

福州都市圈位于山海之间,“港—城—乡”融入自然,形成独特的“山海城湾”格局和都市风貌。

尹稚表示,《规划》突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产业聚集和新型城镇化趋势,描绘了“一核三中心、两带三湾区”的都市圈发展空间格局。其中的“一核”指的是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福清、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组成的都市圈主中心,打造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双动力源”的空间格局。

此外,《规划》再一次体现了福州都市圈四市一区政府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优势的决心和努力,在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保护、流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机制、环境影响评价、碳达峰碳中和方面都部署了大量的合作事项。

交通联动再升级

《规划》将进一步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福州正协同周边城市推进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1线)、莆田-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2线)、宁德-长乐机场城际铁路(F3线)建设,构建同城化、公交化通勤圈,满足四市一区居民的跨城通勤需求。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福州进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第二通道,周边城市居民自驾游览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交通条件更加便利。长平高速建成通车后,从福州滨海新城驾车半小时可达平潭,福州城区1小时可以进岛,由此将平潭纳入福州1小时通勤圈。福平铁路开通运营后,福州至平潭实现最快35分钟可达。

在海港方面,依托福州港口管理局整合都市圈部分港口,引导福州港和湄洲湾两大港区错位发展,通过新建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北段提升铁路货运能力来完善都市圈港口后方集疏运设施体系。构建山海联动的大交通网络,打通山海阻隔,实现海洋资源和山地绿色资源的衔接。

产业协同再创新

福州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产业规模从2018年的2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46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了25%,占GDP比重从36%提升到超过45%,支撑福州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的新动能引擎作用更加突出。

《规划》也体现了福建省、福州都市圈依托“芯屏器核网”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塑造都市圈高能级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

除了发挥数字经济引擎作用之外,福州都市圈还将共建区域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协作配套。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共同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此外,充分发挥山海协同创新走廊和沿海协同创新走廊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闽台合作再深化

福州都市圈建设将做好做深“对台合作”这篇大文章,积极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此次《规划》用一个专章的篇幅谋划福州都市圈对台合作开放措施,涵盖强化基础设施联通、深化产业开放合作、加强社会民生合作、共建文化交流中心、加强乡村建设合作等五方面,其中不乏实施新一轮闽台产业合作计划,进一步放开对台教育、医疗、文化、金融、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准入后准营”限制,扩大台湾地区专业人才在都市圈行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任职范围,以及吸引台湾地区专才报考相关事业单位岗位等举措,进一步拓展两岸民间层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台胞台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海丝交流再深入

福建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也是福州都市圈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放标识和历史文化资源。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东亚经济合作的核心机制性平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市场多有叠合,成员国内部将构建一个形成统一规则体系和营商环境大体一致的区域经济集团,为福州都市圈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规划》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中提出,福州都市圈共同策划承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促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向都市圈溢出,争取国家出台更多支持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配套政策,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福州滨海新城“岛城联动”发展,以及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圈。

体制机制再创新

在福州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福建省政府和各地市政府都重视体制机制创新。

福州都市圈在交通、产业、生态方面也有诸多体制机制创新,例如组建福州港口管理局,整合福州、宁德、平潭的港口,对港湾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和错位分工引导;福州、宁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作配套也取得了可喜进展;闽江等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也实践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经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福州都市圈还将深入探索跨区域“柔性治理”模式。加快健全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组建,支持以混合所有制组建都市圈协作开发集团,进一步健全合作园区共建共享的政策安排。在都市圈范围内选取人口经济联系紧密、一体化合作意愿较强跨界地区率先建设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大力支持市场在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起一套基于市场契约的利益交换规则和网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的达成。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冯雪珠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